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5-4-14 22:14

艺术的宽容与偏爱

艺术的宽容与偏爱
                 陈华春
  艺术领域,要主张百家争鸣,更要允许百花齐放。也就是说要有宽容的胸怀,诸如什么主义、什么流派、什么流行风、什么社团、什么主张、什么学术等,在艺苑中都应该有一席地位,有其生存的理由和言论的自由。艺术领域的争论,不存在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的问题。正因为我们的认识不同,才会有艺术的自由、学术的自由。从事艺术者,要成为文化人,对生活、艺术、社会应该有一种责任感。
  只有宽容,才会有生机和活力。宽容提供了一个平台,人人皆可展示自我,亮出自己生命的辉煌,证明自己生命还在感悟,为人们提供某种“存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完成从人到作品再到人的语言转化,这种行为是一种个体化的,是对个体存在理由的自省。批评者若以一种宽容的姿态出现,则就有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利于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在现实中,批评者出现对艺术家的偏爱是正常的,由于所受的艺术教育、环境、学养的不同,对艺术的见解就会不同,这本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但是,若批评家表现出偏爱,对艺术的发展则是无益的。因为偏爱是一种主观价值,这种价值并不能作为艺术批评的标准而存在。在现实中,偏爱已是批评家共患的不治之症,其根源在于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尤其是各门派下的走狗辈为最,以吹捧为能事,以非艺术的标准强加于艺术批评之中,其垃圾文字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扰乱艺术发展的秩序。于是,出现了看似正常却非正常的行为,最终受害者仍然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
  专业与非专业、城市与农村、入选与落选等,也不是艺术评价的标准。否则,历代的大家皆得靠边站。在艺术界,真金往往被土掩埋,会哭的娃有奶吃,奈何?艺术创作离不开批评家,但若批评家不争气,奈何?这都是些糟糕的事。
  我们提倡宽容,还应减少偏爱,多从创作与批评的本质上关注艺术,则是文化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笑语盈盈 发表于 2005-4-21 07:39

艺术的宽容与偏爱

环境扼杀人,有可以培植人,艺术领域何尝不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的宽容与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