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 发表于 2005-5-9 20:48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作者:朱中原 摘自2005-5-7<美术报>
   近一段时间,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曾经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批判,王圣强曾在人民网连续撰文,炮轰贾平凹,引来各大媒体的强烈关注。论者认为贾氏书法极为粗俗,毫无审美价值,入选中学教材简直是对中学生的一种误导,是一种文化F•B。这一事件自然也引起了书坛人士的强烈愤慨和不满,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对贾平凹本人进行无端谩骂和攻击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的批评浪潮。
   对于贾平凹的文品与人品,因为未直接接触过其本人,也不敢妄下断言,但据接触过贾本人的一些人说,贾平凹性格孤僻、木讷、低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嗜好书画和收藏奇石,贾还有一怪癖:吝啬。贾平凹的吝啬在中国文坛是出了名的。这一点,在他自己的散文中也有明确描述。我想说其吝啬,他大概不会不承认吧。但是仔细一想,贾平凹的所有这些缺陷和弊病,都只是一种性格和习性,与人品和人格实在毫无关联。有人不满贾的字画卖得那么高,那么火,而且还入选中学教材,这实在是一种F•B。其实我觉得这就像贾平凹当年的《废都》和余秋雨当年的《文化苦旅》一样,尽管骂声不断,但照样卖得火。你不喜欢,但总有人喜欢,总有人会发现他的审美价值。毕竟这个时代不是一个一元化审美的时代。
   再回到贾平凹书法本身。我们似乎很难看到他的字出自于哪家哪派,看不到师承渊源。但这能否就能说明贾氏书法真的没有血统渊源,真的没有审美内涵吗?我看未必。从字体上讲,贾氏书法是一种间于楷、隶、行三者之间的杂体书,而且隶意比较明显。如果没有对汉隶、汉简下过苦功夫,是断然不会有此面貌的。从美学特征上讲,贾氏书法崇尚简、淡、朴、拙、丑、秀的美学风格,即使是厅堂巨作,也很少有那种恣肆、凌厉、跌宕飞动的如长枪大戟般的线条。因此,有人就认为贾氏书法又丑又怪,缺骨少钙,难入佳品。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值得商榷。从书法美学特征上讲,自古至今,就有阳刚与阴柔一路,贾平凹长期生活于秦楚之间的商州地区,那里民风以阴柔、含蓄著称,贾平凹的文、字、画都是走的阴柔、秀美、平和、简静一路,极具含蓄、蕴藉的美学特征,因此自然没有那种长枪大戟般的书法线条。
   有人说贾氏书法没有法度。这一点我基本同意。贾平凹也说过他基本上没有系统地临过帖,全是率性而为。既非帖也非碑。我觉得贾平凹是在谦虚,贾平凹一向很低调,一直以“书法票友”自居,并一再说他的本行是写小说,写字画画不过是一种休息而已,并未掠人之美。但是平心而论,我觉得他的字并不赖,甚至比一些所谓的专业的书法家还要好。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不错了。或许贾氏书法之所以能入选中学教材,与书法本身并无多大关联,而是看重其作家的名气和文化品位。贾平凹的字虽算不得上品,但是却极有文化品位,内里隐隐透着一种儒雅之气。从某种程度上说,贾平凹书法以一种“作家书法”文本进入历史,我觉得未尝不可,至于说到误导学生,实在是言重了。中国一直是一个文人大国,中国历史上的作家文人向来虽不以书法名世,然于书法却造诣颇深,但是自进入近现代以后这种资源却逐渐稀缺了,文人作家虽有学识,但于书法未必精通,即使是这样,也还出现了郭沫若、鲁迅、陈独秀、茅盾之类的大文人,他们的书法或许与专业的书家相比,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却是极有审美内涵的。这一点我们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否认的。从这种程度上讲,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的著名作家,而且能精通书法,这实在是一种稀有资源。入选中学教材,让其作为一种“作家书法”进入历史,这完全符合逻辑。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要说明,贾氏书法入选中学教材,与文化F•B实在扯不上一点关系。贾平凹作为一个文化名人,当红作家,他无须再通过什么贿赂去买通编者或评论家,大搞文化F•B,这是一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极为愚蠢和笨拙的做法,于他来说实在是不可取。而且批评他的人还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事实:从2003年初到2005年初,贾平凹一直躲在一所小房间里写他的长篇新著《秦腔》,这才是他的正事,或许对于入编教材一事,本不是他的原意。至于有人说他的书法如何如何好,那是一些无耻的吹捧家所为,与他实在不大相干。
   书坛中人的愤慨可以理解,为书坛弘扬正气的精神也非常可嘉。但是言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实在有点牵强附会。倡导批评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批评不等于进行人身攻击,批评也不能过于情绪化、偏激化。相反,我倒觉得书坛中的某些少数人利用权力大搞文化F•B,这才是真正值得批评和反思的。
   

长安佬 发表于 2005-5-9 23:10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我以为选取贾平凹的文章入选中学教材,比选其书法入选要更为妥当。毕竟,他是著名作家而非大书法家嘛。

书法初学者 发表于 2005-5-9 23:58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下面引用由长安佬在 2005/05/09 11:10pm 发表的内容:
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我以为选取贾平凹的文章入选中学教材,比选其书法入选要更为妥当。毕竟,他是著名作家而非大书法家嘛。

大海7890 发表于 2005-5-10 07:23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贾平凹的书画是随心所欲的涂抹,没有多少艺术可言.他的书画与冯骥才的情况相似,但远不如冯.
人们可以喜欢艺术家,但不可迷信艺术家.
再有名气的人也要真东西方可.

zugui 发表于 2005-5-12 09:31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批评者的立场非常值得关注。很多人站在一个并不正确的位置上开展评论,时过境迁之后,往往沦为笑柄。文革过去20多年了,但文革的作风和论调仍然盛行,是否值得大家反思呢?谁来评价和监督批评者的行为,谁又来为偏激行为的后果买单?我想不会是个人,而是我们整个民族。整个民族都以偏激的态度互相谩骂,最终的结果只会让民族文化发展恣肆的态势狭隘化、僵硬化,最终枯死。如果我们了解某些批评家,就会发现他们的人格是存在缺陷的,他们在现行的体制里是怎样成为“著名”批评家的?

一得 发表于 2005-5-13 19:05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下面引用由zugui在 2005/05/12 09:31am 发表的内容:
批评者的立场非常值得关注。很多人站在一个并不正确的位置上开展评论,时过境迁之后,往往沦为笑柄。文革过去20多年了,但文革的作风和论调仍然盛行,是否值得大家反思呢?谁来评价和监督批评者的行为,谁又来为 ...

批评是好事,但言过其实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要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别人的缺点,这样会更让人信服。

梦草堂 发表于 2005-5-14 16:39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有谁说明一下贾平凹的书法,是以什么方式入教材的:是作为书法作品?还是作为文章作者手迹?
作为后者则无可非议。作为前者,则是编者不懂书法,只看名气。

林缘堂堂主 发表于 2005-5-14 20:24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下面引用由zugui在 2005/05/12 09:31am 发表的内容:
批评者的立场非常值得关注。很多人站在一个并不正确的位置上开展评论,时过境迁之后,往往沦为笑柄。文革过去20多年了,但文革的作风和论调仍然盛行,是否值得大家反思呢?谁来评价和监督批评者的行为,谁又来为 ...

:em06:

书见恩仇 发表于 2005-5-23 20:30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下面引用由zugui在 2005/05/12 09:31am 发表的内容:
批评者的立场非常值得关注。很多人站在一个并不正确的位置上开展评论,时过境迁之后,往往沦为笑柄。文革过去20多年了,但文革的作风和论调仍然盛行,是否值得大家反思呢?谁来评价和监督批评者的行为,谁又来为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而,
不仁不智者见什么???????????????
依在下看,贾平凹的字不管算不算书法艺术,入书都没有错~~~~~~~

盖棺论定 发表于 2005-6-6 00:18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

不能全盘否定别人呀,我看放谁的书法作品进去,都会有人骂,人家是写着玩的,顺带着赚点钱,又没有抢书协领导的官帽,何必那么看不顺眼,搞人身攻击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贾平凹书法入选中学教材是一种文化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