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书法不是妓女
分析:书法不是妓女(王冲急就文,想哪写哪,请多包涵)
上个月我写了一篇小文,提出了书法特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属性:“权奴性”。大意是:
进入书法艺术唯临帖一条路,这就意味着具有权奴性的属性。绘画不是,临摹和写生两路,甚至只用写生也可。音乐,文学,表演皆是两条路。可双管齐下也可单行一支。欣赏这一方面也是,既可用专业学养,又可用生活经验,既可同时解读,也可分开来讲,尤其是生活经验的解读可低门槛进入欣赏。书法明显不是,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学养的人才能判断,生活经验单独拿来几乎无用。也就意味着,审美完全由话语权由写字的人掌控,底层的又听更高层的。
知道了这个属性,一些奇怪的现象就迎刃而解了。因为不写书法的民众不能对书法作品的艺术含量作出判断,甚至写书法者的判断也多搀杂主观喜好,致使书坛群魔乱舞,所以就有人就有爱又痛的大叫“书法是妓女”了。自从不具有文物性质的书法作品进入艺术品市场后,书法的权奴性就突显出来,给了人们匪夷所思的现状:本来是服务性质的群团“书协”成了作品价位的座次交椅排行处,有哪种艺术家组织有这种功效。当下能用书法发家致富的有两种特征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一是在书协任职或任过职的;二是具有骗子气质,善于行走江湖的。若合二为一则更是所向披靡。而且此状况无法从本上改变(比如取消书协,那效果更糟)。
早先的书家不以此为生,书法收藏也多带有感情色彩。对书法作品的审美不是独立的,是和对书家的人格欣赏甚至是崇拜是分不开的,是和书写的内容(文学)是分不开的。谢安不藏献之的信牍真的是他认为小王的字不好么?书法形成商品也只是第三者(比如那个卖团扇的老太太)和收藏者间的事情。究其原因是,书法是从技术开始到技术结束的。(如果你说书写者本身需要综合修养,其他艺术门类同样需要综合修养,甚至可以说干好任何事业都需要综合修养)。最根本的是书法本身不能表达思想。其他艺术的技术最终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具体的思想,而且以表达新的哲学问题为最高境界。也就是说,无论你的思想多么深刻,仅通过书法是表达不了的(换句话来说写好字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养)。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书法者发现书法写到一定程度,大家都差不多的原故。如果说书法活动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那么书法活动称为“行为艺术”更合适一些,因为作品本身体现不出,只有书写和欣赏的过程中体现了。如果说书法体现人的个性,是的,每个人写的字都有不同,刑侦专家还能依此抓罪犯呢,但如果你只会写字,没写过论著,没干过什么伟绩,又不是朋友,那你的个性关别人鸟事。客观来看写一手好字并不难,于今天就更容易了。赵松雪曾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学之,便可名世。”这解释了为什么,古代的达官贵人出书法家——他们能够见到帖,也说明只要方法对,做一个书法家实在不难。现在任何人花几百元就可买到印刷逼真的字帖。加上科学的书法教学(临帖“取味”,之后就“独”——在金石碑帖里找个不起眼的祖宗,举一反三即可)。对人的要求是要有些“灵气”(大概占正常人口的三分之一吧)。于是可以出太多的书法家。设想一下,如果古代有现在的印刷碑帖的能力……那得需要多大的展厅呀,得办多少次展览呀,书法得多像废纸呀。书法创作太容易。我这两天看了多位书法家的书法视频,他们写一幅字平均不到半小时。现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达五千多人,如果加上已经达到加入水平而未加入的,总共算六千人(绝对不止)。每人每天写三幅字(其他时间全休息),一年下来算一千幅(不过十刀纸。还有五十天节假日)。全国光这个水平的就六百万幅书法作品。我看到报纸上的中国书协会员的润格每平方尺四百到七千不等。按少了算每幅两千,呵呵,12000000000元。诸位,好意思要么?可能给么。
从学习到创作都这么容易(这还是正经八百的书法呢,蒙事的会拿毛笔会写汉字即可),想想这样容易,这那是和妓女?这是和老婆呀。把写字当老婆,就没问题了。别人玩自己的老婆,因为人家有钱出画册搞展览,嫌丑就不要看么,何必吃醋,非骂自己的老婆是妓女呢?
好好爱自己的老婆吧,别老想着用她挣钱。
后记:马克·吐温说过:艺术是婊子。历史告诉我们,婚姻制度迟早取消,但婊子会永远存在的。例如,有人说以后是读图时代,但只要人用语言思维,文学就不会消失。在电脑上调色同样是绘画。音乐更不必说了。那可爱可怜的书法呢。
Py119110@163.com 呵呵,有一套。 em1 em1 em1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3 em13 em13 先道歉,现在中国书协会员八千多.加上候补应是一万人.
少算了好多好多亿元em3 你这是想偷税漏税啊em8 em8 em8 em8 em7 em7 em23 em1 em1 em13 em13 书法何罪之有??只是玩者名利心作怪,你当他只是精神的寄托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要取名与利,不如搞企业,现在可是企业家强出的年代!!!em7 马克·吐温说过:艺术是婊子。em1 em1 em1 em13 有见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