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
发表于 2007-1-31 19:33
http://www.zgshysj.com/wcyss3.jpg
《苍魂》 画家寄语:前些时间,我与几位画家外出采风,住在一位农民家里,山里的农民朴实,善良,我们每天晚饭后与老农聊天,在交流中我们得知了它的经历和艰辛,从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可以看得出。我心里有些感触,体会到了人生的磨难与沧桑,但在潜意识中又有希望和进取,(尽管这种进取是朴素的)。于是回来后,我便整理了材料,创作了这幅山水画(苍魂——苍山之魂),主要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体现意境,抒发感情。用笔用墨表现山的凝重,浑厚,沧桑。构图上,采用了上面较开阔延伸,体现希望。
文轩
发表于 2007-1-31 19:38
http://www.zgshysj.com/06z1.jpg
http://www.zgshysj.com/06z8.jpg
http://www.zgshysj.com/06z9.jpg
http://www.zgshysj.com/06z5.jpg
http://www.zgshysj.com/06z4.jpg
文轩
发表于 2007-1-31 19:40
http://www.luartweb.com/bbs/showimg.asp?BoardID=8&filename=2006-12/200612280174899844.jpg
[ 本帖最后由 文轩 于 2007-1-31 19:45 编辑 ]
三木堂
发表于 2007-2-4 20:42
这种文化深度不够的作品入展,是评委的过失.评委水平不够高.
青藤之后
发表于 2007-2-7 08:56
原帖由 三木堂 于 2007-2-4 20:42 发表
这种文化深度不够的作品入展,是评委的过失.评委水平不够高.
第一幅/第二幅想表现的是什抹?
wzx
发表于 2007-2-7 09:39
中不够,西来凑。
时代(社会)都不知道自己往那里走,笔墨又怎么跟得上不知道自己的是什么的时代呢?
文轩
发表于 2007-2-11 16:54
原帖由 三木堂 于 2007-2-4 20:42 发表
这种文化深度不够的作品入展,是评委的过失.评委水平不够高.
这些作品不是入展,而是获奖,优秀奖是最高奖,我采访过很多评委,他们有新的看法。
评委主任:刘大为 郭振家。副主任:戴志祺 罗才福 魏传义。
委员:马书林 田黎明 白磊 刘健 张宏 张立辰 张道兴 李云丽 李宝林 李建国 杜军 杨长槐 杨晓阳,陈岚 陈一峰 姜海平 施大畏 胡宝利 郭怡孮 程大利 詹庚西 蔡超 戴卫
秘书长:胡宝利 李云丽
文轩
发表于 2007-2-11 17:00
原帖由 222555 于 2007-1-23 22:03 发表
如果都这样画中国画将后继无人
西画倒是发展了挖哈哈哈哈~~~
哈哈,如果中国画都再那样画,中国画将是死水一潭
文轩
发表于 2007-3-9 00:24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浩瀚丹青
发表于 2007-3-16 12:30
原帖由 文轩 于 2007-2-11 17:00 发表
哈哈,如果中国画都再那样画,中国画将是死水一潭
中国画也好,西画也好,都是要发展的。但发展必须“自然”和符合时代,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发展”,实在不敢恭维。一些学院派的画家也承认笔墨是中国画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干脆说,学院派或西画出身的有几位真懂国画笔墨?笔墨优劣都不懂,何来评判国画优劣?所以,我同意前一位朋友的评论:国画未见如何发展,西画却多了一个门类——在中国诞生的以宣纸、水墨为介质的“宣纸水彩画”。呵呵,个人见解,说来一笑而已,切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