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书法向何处去课题研究征询意见稿
中国书法向何处去课题研究征询意见稿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期望:中国书法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大艺术瑰宝,针对当代书法界在传统与创新的思想和实践的交错呼喊声中,业内外人士思想意识不能统一,有人维护,有人摈除,有人超出书法艺术本身之外大搞各种“做秀”行为,在现时代、及今后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如何去发展、继承和创新中国的书法艺术呢?这是我们当代书法人所不容推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在当前社会大好形势下应运而生,期望着书法艺术界人士能够分出一点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到这个课题的研究行列中来,以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一点贡献。
二、课题名称:中国书法向何处去
课题性质:属于民间性的自发研究,经费采用自筹自备形式。
三、征询稿发出时间:2007年2月1日起
征询稿截止时间:2007年6月30日止
四、研究对象和范围:
涉及中国书法各方面的内容。示例如下:
1、中国书法史
2、中国书法思想史
3、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4、中国书法与世界书法的联系和共点
5、中国书法美学与艺术学的探讨
6、中国书法艺术实践论
7、中国书法如何来发展和创新,以及自选书法研究题目等。
五、课题学术指导与委员名单(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共16位):特别说明:以下人员均系拟邀人员,不负任何责任,所有问题均由发起人负责,若得此信息者,请尽快与发起人联系商榷。同时欢迎自荐或推荐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实力的人士参加。
特邀学术指导:
欧阳中石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博导。
陈永正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博导,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钟明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
拟邀学术委员:
马国俊甘肃工业联合大学教授,甘肃画院常务副院长。
王楚材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田英章中国人民大学特聘书法博导,原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
丛文俊吉林大学估计研究所博导,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李恒滨兰州大学副校长、研究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景舒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书法艺术基金会会长。
秋子《文化博览》杂志社总编,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茹桂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秦永龙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美术系主任、教授。
崔学路原《青少年书法报》创始人,香港中国书画院副院长。
黄承利海南师范学院副教授,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
翟万益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审委员会委员。
课题发起人:
杨牧青 中国牧青网创办人、艺术总监
课题事务联络人员:
(暂空缺,先将个人资料发送至邮件后联系确认,以便补充)
六、课题筹办单位者:
中国牧青网 网址:www.mqint.com www.chinayeca29.com
七、课题协作单位名单:(陆续公布)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要闻部》 网址:www.gansudaily.com.cn
更希望欢迎有志于中国书法事业方向发展的单位和热爱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单位与中国牧青网取得联系,协手合作。
八、课题研究经费及其他:
1、经费及学术活动统筹等事务由中国牧青网着力解决和协调。
2、课题研究成果将结集成册,同时中国牧青网论坛编辑后第一时间内发出。
3、召开课题研究座谈会等及举行新闻媒介公益活动等。
九、联系方式:
电话:139 1908 6921(杨牧青) 0931-8887058
通信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555号杨牧青收
电子邮件:fruty541@163.com gsymq@sohu.com (来信请注明标题)
望各位老师和书法界人士见此函后,请与杨牧青联系确认为盼!2007年1月29日
[ 本帖最后由 nishishui 于 2007-1-30 10:40 编辑 ] 我的意见是可以开展这方面的网络讨论,
但需要将拟邀学术委员去掉,因为只是“拟”,就列出一大队名单有点唬人。 这是个大课题,要想做好不容易,为先生汗颜。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1-29 18:03 发表
我的意见是可以开展这方面的网络讨论,
但需要将拟邀学术委员去掉,因为只是“拟”,就列出一大队名单有点唬人。
1、网络讨论毕竟有它的不足之处,故实施平面媒介方式。
2、内有部分老师已经联系了,并表示给与支持,有待增加。 原帖由 柳青凯 于 2007-1-29 18:45 发表
这是个大课题,要想做好不容易,为先生汗颜。
是啊 需要志同道合者 并且有点责任感的好同志啊 em5
!!
若欲参与本课题者,先将个人资料发送至邮件后联系确认,以便补充。 先生是个干大事业的人,佩服。 原帖由 nishishui 于 2007-1-29 17:11 发表中国书法向何处去课题研究征询意见稿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期望:中国书法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大艺术瑰宝,针对当代书法界在传统与创新的思想和实践的交错呼喊声中,业内外人士思想意识不能统一,有人维护,有 ...
创意很好。都是一些“大”题目,容易空泛。 此举措非常好!乃是又一次集中民间学术力量进行书法学术研究的创举!但是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课题内容太过空泛,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二是对课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三是上述所列特邀学术委员大部分不是搞书法学术研究的,除了少数两个搞学术之外,其余似乎均不太懂学术,将其列为学术委员不妥,这样可能会降低学术品位。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7-2-3 09:12 发表
创意很好。都是一些“大”题目,容易空泛。
感谢提示 我们会细化工作的em1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