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lee 发表于 2007-2-9 09:21

原帖由 爱君 于 2007-2-8 17:34 发表
与文瑞兄多时不见了,看见您的帖子,好好高兴!

多谢。提前拜年。请对拙文多提批评。

随厂 发表于 2007-2-12 10:30

问候李老师!予祝新年快乐,合家安康!

mikelee 发表于 2007-2-15 14:13

谢谢。祝你父母及全家新春大吉。

mikelee 发表于 2007-3-1 12:07

em2 em2

mikelee 发表于 2007-3-9 10:13

em5 em5 em5

mikelee 发表于 2007-3-14 11:50

韩美林出版《天书》,即象形文字,古文字等。值得书法家们学习,借鉴。

吟到梅花阁 发表于 2007-3-14 23:24

我在《中國篆刻網》轉載了先生的文章,沒有經過您的同意還望先生見諒!http://www.zgzkw.com/bbs/thread-21301-1-1.html
畢竟是篆刻的天下,此帖發后,瀏覽不少,發言幾乎沒有。em3

       我也比較贊成先生的觀點,中國書法發展到現在,各種風格面貌,幾乎都毫無保留地呈現了出來。
       對於幾千年歷史的篆書藝術也是如此。作爲書法的一個里程碑的清代書法,也給我們留下了取之不盡的資源,或者說是某种捷徑。吳大澂還在於對篆書的大衆化式的貢獻,如所做的金石考古與金文文字的整理所輯的《金文集聯》,就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資料;還有《說文部首》;臨金文的幾種帖子,都是普及性很強的東西,也是對金文進行系統研究不可或缺的,他是一個承前啓後的關鍵人物。
       吳老缶的大篆,包括散盤等,我覺得並不高明,說句俗話,真是無法與所臨所書的石鼓相衡。但他的信札、行草等別具風味。楊沂孫給我們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小篆世人,但也影響了諸如王福庵等一批書家。王福老純粹是文人式的矜持和書卷氣,一絲不怠,但給人以極度的舒緩的視覺享受。提到用筆的潑辣、游神與穩重、端詳非以上二老莫屬。
       胡言亂語還望先生海涵!

mikelee 发表于 2007-3-15 11:51

原帖由 吟到梅花阁 于 2007-3-14 23:24 发表
我在《中國篆刻網》轉載了先生的文章,沒有經過您的同意還望先生見諒!http://www.zgzkw.com/bbs/thread-21301-1-1.html
畢竟是篆刻的天下,此帖發后,瀏佑小?img src="images/smilies/3.gif" smilieid="32" border="0" alt="" />

       我也比較贊成先生的觀點,中國書法 ...

拜读了你的转载文及其增加的附图及说明。太好了。如能转附于书法江湖和书艺论坛帖中,就会有更多网友受益。先谢了。

所附李鹤年的题款,是给你题的吗?写的太好了。为什么不发在这里,让大家共享?你觉得呢?握手。

mikelee 发表于 2007-3-19 09:58

与李老有缘数次见面,并藏有其墨宝两帧.曾让他与钱君匋、李宗海交流笔墨。亦曾陪同(日本)中国书法学院刘洪友院长到李老府上,聘请李老为日本书法学院名誉教授。乐事也。
书心院

mikelee 发表于 2007-3-26 16:49

原帖由 mikelee 于 2007-3-19 09:5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与李老有缘数次见面,并藏有其墨宝两帧.曾让他与钱君匋、李宗海交流笔墨。亦曾陪同(日本)中国书法学院刘洪友院长到李老府上,聘请李老为日本书法学院名誉教授。乐事也。
书心院


em13 em13 em1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看中国大篆书及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