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画廊生意光顾者少 书画消费为何缺少热度?(图)
温州网讯 “买书画的人太少,都没生意,开业至今没有卖出去几幅作品。”在市区沧河巷,经营画廊近4个月的唐先生摇头说,由于每天店租等开销都很大,他的画廊快要维持不下去了。沧河巷,因充满文化风韵而被誉为文化街。然而,今年以来,这里有几家画廊刚开业不久,便陆陆续续关门,一些原有的画廊老板也略有感叹,光顾者少,买家热情低。由此看来,我市书画市场有些“冷”。日前,记者来到这条画廊比较集中的小巷。沿街十几家画廊里,除了店老板,顾客很少。据画廊经营者称,由于书画消费氛围不够,在温州开画廊生意并不好做。一店老板介绍,现在温州市场上很难见到有销售高档书画作品的,连价格不高的中低档作品,也问者寥寥。
不仅画廊冷门,今年8月27日,在我市举办的“2006中国艺术品联合拍卖会”上,408件书画作品只成交了约三分之一,140件,让主办方有些意外。一上海买家谈起对温州市场的印象时用了两个“低”:一是温州买家的热情低;二是同一幅作品,在温州拍出的价格比在外地拍出的低。同样,去年杭州隆安拍卖行来温举行书画拍卖会,也遭遇类似尴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因素是缺乏文化消费的氛围。温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朱汉轶认为,比起杭州、绍兴、金华等地,温州文化消费的氛围欠浓,像那些城市都有规模性文化街,而温州至今还没有,缺少专业的市场。
“不过近几年来,形势开始有些转变了。”朱汉轶说,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书画会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直接向我市书法家求字收藏或赠人的已不乏其人。经营画廊“馨盛苑”已有八年之久的黄小明也体会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他说,以前人们喜欢挂铜字工艺品装饰房屋,而现在正逐渐以书画代替铜字,而且,到他画廊买书画的人也开始有选择性,不会再听由店家推销。
见习记者 林乃鹏 无奈,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 em9 em9 确实是个问题em9 em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