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璧 发表于 2007-2-21 05:25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

对于当代书法展览,有人这样评价(摘录):
——就像没有料到书法会被展览一样,古代书法家们一定也没料到书法的可持续发展会成为问题。但不管怎样,这个现实不约而来,摆在当代书法人的面前。中国书法面临着从没有过的困惑。
——当代的某些书法创作对于晚明的巨轴行草创作来说,有“盲从”之嫌,它们是当代书法创作中的“孪生”因子。他们的存在将干扰当代书法创作的健康成长。那么,“盲从”根源何在呢?以笔者愚见,这个根源就是当代书法展览。
——由于书法展览的发展未能及时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故而产生一些本末倒置的错误看法和长期困扰书法发展的种种弊端。
——最具推动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展览,无疑给当代书坛注入了一剂****。20多年来,一直让书法活动处于亢奋状态。书法家也在自食展览这剂****,让自己始终处于亢奋状态。福耶祸耶?
——大而滥的展览有违书法艺术成长规律,有违繁荣书法艺术的展览初衷,对书法艺术害莫大焉。没有展厅的魏晋时代,人们通过尺牍信札、山野聚会把玩欣赏书法而形成的潇散书风,不照样成了历代不可逾越的书法巅峰。

关于展览的起源,主要观点有“市集演变”说、“巫术礼仪与祭祀”说和“物物交换”说。这三种说法交叉构成展览的雏形,并从不同方位共同推动了展览业的形成与发展。
据展览业专家林宁先生考证,我国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可视为展览初级阶段的庙会形态的官方性质展览,有据可查的最早展示书画作品的展览为1909年9月在武汉举办的类似于现在艺术博览会的“劝业奖进会”。而展览真正具有推动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的功用还是近二十年的事。从严格意义上说,1980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约稿式)与时下的国展(竞赛式)还不是同一概念。当代的书法展览经过近二十年的历练和积淀,已摸索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办展程序,已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展览机制。我们的书坛与书坛中人也已适应了这种期待展览、参与展览、关注展览、评议展览的生活。
在当代书坛这个以展览为中心的时代,真的一下子停止了所有展览,那我们的书坛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书法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可爱的书友们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书法网络会是什么样子呢?
笔者不禁在这里大胆地设想一番——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我们的社会会缺失一份愉悦身心的精神享受,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会缺失一份涤荡心灵的艺术因子。也许你可以坚守自己的一方书斋,但它狭隘的只属于你自己,不能陶然他人,砥砺社会。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全社会又失去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艺术平民化”“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只能成为另一个时代久远的怀想。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我们的社会会失去这样一群人:他们一天天计划着创作时间表,一门心思研究着笔、墨、纸、色彩、形式,在一刀刀宣纸上乐此不疲地涂抹着自己的希望和梦想!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商品——书法将无法极大地体现生命与价值;一种行业——书法营销将门前冷落,日渐萧条。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GDP值。造纸、出版、印刷、装裱、报刊、邮政、电信、交通、旅游、餐饮等各行各业都将蒙受一笔不小的损失,甚至一些息息相关的行业会倒闭破产,从此消亡。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被熊秉明先生标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的中国书法也许会沦落为艺术百花园中最黯淡无光的一朵。这份属于华夏文明中陶情怡性的独特方式也许会被人们逐渐淡忘,颓废不堪。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失去实用基础、帝王推崇、科考必备、文人雅好的当代书法将失去其赖以存身的时代坐标,处境无所适从。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当代书坛将失去一种最开放、最民主、最有效的学习、交流、学术研究的形式。书法将步入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模式。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广大的平民书家将失去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艺术水平,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我们将面对学书何为、学书为何的时代困惑。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书坛将无法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地发现人才,推出人才。书坛将成为一片混沌天地,书法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我们的书协组织将失去其巨大的权威性和强大的号召力,工作目标、工作成绩都将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可望而不可及。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我们的书法网络将失去无数个最鲜活的关注对象,一帖数万的点击量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理想。
……
够了!当代书坛假如真的没有展览,我想失去的可能还不仅仅是笔者罗列的这些,甚至包括书协、包括书法也会不复存在,黄鹤一去咧。
还是让我们热爱展览,正视展览,赛并快乐着吧!!



丁剑 发表于 2007-2-21 07:37

这是我的一篇文章中写过的一段话,用以回复你的观点,我想也是很合适的。

我们可以作个比方:假设大学没有书法专业,社会上亦没有严谨的书协组织,书法是不是就不发展了?这个假设还可以再深入一点:假如大学没有书法专业,社会上亦没有书协组织,书法的发展状态会不会比现在更好呢?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决不是一句“不是”那么简单。这就像今天世界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做法一样,最好的做法是设置保护区,目的是把它放回到原生态环境之中,它才最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一样。书法如果回到只是一种手段,只是文化人的一种工具,只是借助这种工具获得一种陶冶、快乐或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功利的炫技(就像王献之写信给谢安那样),只是娱乐,那不是更好吗?而获得这种娱乐的人,决不是仅以此为专业的人,而应该是大部分的中国文化人。

尊唐爱晋 发表于 2007-2-22 14:31

还是丁斑有水平!!!!!!!!!!!!!!!!!!!!

赠送书画印 发表于 2007-2-22 14:41

好,支持与国际接轨啊

lian两位高见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假如没有书法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