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留山 发表于 2007-2-23 14:30

再说书品,人品

再说“书品”“人品”
——从“王铎的悲哀”说起
长期以来,在书法界经常提到的一个话题,也就是“书品”与“人品”。“王铎的悲哀”一个主要原因恐怕就是“人品”了。
那么“书品”是什么?“人品”又是什么?它们中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王铎的“书品”与“人品”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笔者就以上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所谓“书品”,就是书法境界的层次、品位及社会的承认度。
所谓“人品”,就是通过传统的道德观、历史观去定位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和行为规范。
王铎的“书品”定位,笔者的观点是:王铎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和新的高峰,自王铎以来,还没有哪一个书家所能逾越的。为什么有人说,全国全世界都在学习王铎,却没有几个像样的真正的王铎书风。原因就是他是真正的正大气象,他太高大了,高山仰止,其书法甚至成为不可再生的艺术,所以就难学。
王铎的“人品”:他降清、仕二主,历史无情给他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有些人为他的降清做出了好多注脚(实则是开脱)确大有不必,因为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至于如何去评价这一历史事实,还是让历史去无休止的争论吧!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和肯定的,那就是他政治上的失节对他书法上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许就是央视“千年书法”只字不提王铎的原因吧!
仕二主也好,降清也罢,王铎的书法艺术是吸取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养的结晶。它带有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基因,也只有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才能孕育出王铎的书法艺术。它是有别与其他民族的个性化产物,所谓高度文明的西方文化不可能产生王铎这样精湛的书法艺术,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另外王铎的书法艺术是全民族的,全人类的,不单单是王铎本人的,不能因为他的“失节”而用狭隘的历史观、道德观去扼杀和否定。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观、历史观紧箍着人们的灵魂,有些消极的东西甚至成为人类走向文明和历史前进的羁绊。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一些传统的观念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还必然会被先进的思想和理性所取代。中国的书法史也决不仅仅是按照传统道德观为标准的“完人”书写的,不能是有“人品” “书品”才被承认,把“书品”和“人品”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
我们不但要建立强大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还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文化大国,如何挖掘和发展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生存质量,是一个迫切的非常重要的课题,只有这样也就找到了认识王铎“书品”与“人品”的切合点。
洛阳王铎书画院
                孟留山                           
              二○○六年二月六日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7-2-23 17:51

王除降清,一生致学治艺,没做其他坏事;和赵差不多;艺术成就也相当!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7-2-24 11:05

发现王铎的书法才能的好像是日本人,日本鬼子对其推崇备至才逐渐为中国人所认同,王铎自幼有书名,以书名于世是早晚的事,但抬上天踩入地都不可取,书品、人品的概念都应重写,当今在世的所谓的大书法家又做过多少利于人类的好事,空担其名,不见得好于王铎多少吧,可能更次
尤其喜欢下列文字“我们不但要建立强大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还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文化大国,如何挖掘和发展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生存质量,是一个迫切的非常重要的课题,只有这样也就找到了认识王铎“书品”与“人品”的切合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说书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