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3-17 00:32

***总理:在两会期间,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写回信

http://news.cctv.com/20070316/images/1174016098911_1174016098911_r.jpg2007年3月16日上午11时,国务院总理***应大会新闻发言人的邀请,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与采访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记者提问前,***总理先发表了讲话。他说:“政府工作走过了四个年头,她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第三,必须要坚定一个信念,只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追求真理,只要改革开放,只要坚持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谈及总理的心究竟同老百姓有多近的话题,***总理举例说明,“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的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当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网民,他提出关于要建立儿童医疗保险已经四个年头了。我很注意这件事情,立即写了批语,我说,关系孩子们健康的事情应该重视,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郭素萍)
责编:毛婷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3-17 00:34


***总理,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写回信。

鼓励他们茁壮成长。



em1 em1 em1 em1 em1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3-17 00:42 编辑 ]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3-17 02:17

作为国家首脑,日理万机,,“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事虽很小,然这种精神说明了什么?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3-17 03:43 编辑 ]

黔墨 发表于 2007-3-17 02:33

em1 em1 em1

看到这一则消息,感动之余,又使我想起另外几个故事并引发联想:

一、1958年,山东德州要建个汽车站。因为这是当时的一个重点工程,备受关注。于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德州汽车站”这个名字要请名人来写。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当时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当时人们都很天真可爱,决定之后就以“德州汽车站”的名义给郭沫若写了封信,意思是请郭老为我们这个小站题个名字。结果没过多久,德州汽车站就收到一封北京郭沫若来信。但是,打开信封之后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并没有郭老的题字。这是怎么回事呢?许多人琢磨半天,才恍然大悟。那封信上用毛笔写的“德州汽车站”收,不就是郭老的题字吗?哈哈~

二、书法名家张旭光先生在百忙之中,在《书法网》上授权广告,免费题写城市匾额,分文不收!
......

2003年,某贫困地区新建一个小型风景区,欲请某书协副主席为该风景区题字作个纪念,绕了很多门道和熟人、朋友帮忙才请到这位书协副主席,这位副主席直言说:我一幅字市场价一万,你们既是熟人、朋友介绍来的,就打个五折吧,少于五千元(一幅字)就不写了!

现在看到一些“书法大师”一动不动就提及毛笔书法润格,一平尺八千一万的(不给钱就用园珠笔代或钢笔乱签个名)。还有网上一些“书法大师”的学生、粉丝,老说自己的老师的字又是多少钱、多少钱一平尺,“尔等没有钱休想得到墨宝”云云。相比***总理、郭老的免费题字起来,应该惭愧才是。

小猴老月 发表于 2007-3-17 08:03

原帖由 黔墨 于 2007-3-17 02:33 发表
em1 em1 em1

看到这一则消息,感动之余,又使我想起另外几个故事并引发联想:

一、1958年,山东德州要建个汽车站。因为这是当时的一个重点工程,备受关注。于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德州汽车站”这 ...
em13 em1 em1 em1

吴亚非 发表于 2007-3-17 10:59

总理都用毛笔,我们平时用的啥?

by7666 发表于 2007-3-17 11:07

luoshenxibo 发表于 2007-3-17 13:17

em1 em1

魏春雷 发表于 2007-3-17 14:14

希望能看到手迹那多好啊em13

陈学高 发表于 2007-3-17 15:50

还是要多用毛笔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总理:在两会期间,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写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