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温总理用毛笔给孩子们写信引发的联想
由温总理用毛笔给孩子们写信引发的联想文/黔墨
2007年3月16日上午11时,国务院总理***应大会新闻发言人的邀请,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谈及总理的心究竟同老百姓有多近的话题,***总理举例说明,“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的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当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网民,他提出关于要建立儿童医疗保险已经四个年头了。我很注意这件事情,立即写了批语,我说,关系孩子们健康的事情应该重视,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
看到这一则消息,感动之余,又使我想起另外几个故事并引发联想:
一、1958年,山东德州要建个汽车站。因为这是当时的一个重点工程,备受关注。于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德州汽车站”这个名字要请名人来写。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当时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当时人们都很天真可爱,决定之后就以“德州汽车站”的名义给郭沫若写了封信,意思是请郭老为我们这个小站题个名字。结果没过多久,德州汽车站就收到一封北京郭沫若来信。但是,打开信封之后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并没有郭老的题字。这是怎么回事呢?许多人琢磨半天,才恍然大悟。那封信上用毛笔写的“德州汽车站”收,不就是郭老的题字吗?哈哈~
二、书法名家张旭光先生在百忙之中,在《书法网》上授权广告,免费题写城市匾额,分文不收!
......
2003年,某贫困地区新建一个小型风景区,欲请某书协副主席为该风景区题字作个纪念,绕了很多门道和熟人、朋友帮忙才请到这位书协副主席,这位副主席直言说:我一幅字市场价一万,你们既是熟人、朋友介绍来的,就打个五折吧,少于五千元(一幅字)就不写了!
现在看到一些“书法大师”一动不动就提及毛笔书法润格,一平尺八千一万的(不给钱就用园珠笔代或钢笔乱签个名)。还有网上一些“书法大师”的学生、粉丝,说自己的老师的字又是多少钱、多少钱一平尺,“尔等没有钱休想得到墨宝”云云。相比***总理、郭老的免费题字起来,应该惭愧才是。
2007年3月16日于都匀风堂
[ 本帖最后由 黔墨 于 2007-3-17 02:49 编辑 ] em20 举例怎么不有提及江苏的那个书法大师? 原帖由 提刑按察司 于 2007-3-17 12:54 发表
呆!总理需要靠字来维持生计吗?他们各自的目的相去甚远。这点都考虑不到,你还写个什么东西?前日听说你小子想找我辩论。现在我来了。
不辨是非的提刑按察司 别玷污了这神圣的“法名”!!!!!!!!!!!!!!!!!!!!! 文人和文痞总是有区别的!
黔墨老师的感触我赞同。抬杠的话说的太痛快,有意思吗? 凤凰资讯 > 图片 > 正文 曝光温总理记者会提到的给小学生回信
2007年03月16日 16:02大江网投票数:0顶一下【大 中 小】
http://img.phoenixtv.com/res/200703/0316_74240.jpg总理给孩子们的回信。本报特派记者 周霖摄江西日报特派记者傅云 桂榕 刘勇北京现场报道:“有一个网民写道,总理的心究竟同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其实就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再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3月16日上午11时,在万众瞩目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中外媒体,***在开场白中饱含深情地提起了给一所小学学生回信的事情。随后,人民日报记者又以总理给小学生回信为由头,提及民生问题请总理作答。
温总理提及的这所小学,就是昨日本报第一时间报道、收到温总理回信的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参加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的刘艳琼代表,刚刚回到住地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收看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当她听到温总理在开场白就说到自己给小学生亲笔回信的事情时,一直没有平静的心又涌起了阵阵暖流。刘艳琼激动地说:“真是意外加意外,幸福来得太快了。我太兴奋、太激动了,但我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我知道,我们这么可亲可敬的总理一定会满足孩子们心愿的。”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编辑: jl 凤凰资讯 > 图片 > 正文 曝光温总理记者会提到的给小学生回信
2007年03月16日 16:02大江网投票数:0顶一下【大 中 小】
http://img.phoenixtv.com/res/200703/0316_74268.jpg3月1日,江西革命老区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186名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的贫困学生怀着感激之情,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请启程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人大代表、该校校长刘艳琼带往北京。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编辑: 凤凰资讯 > 图片 > 正文 曝光温总理记者会提到的给小学生回信
2007年03月16日 16:02大江网投票数:0顶一下【大 中 小】
http://img.phoenixtv.com/res/200703/0316_74266.jpg有话跟总理说 江西赣州186名学生联合给***总理写的感谢信(大江网特派记者 吴跃军 摄)(信件全文)
敬爱的***爷爷:
我们是赣州市滨江二校的学生,在2007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享受到了免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我校186位家庭困难的同学还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切实减轻了每一位爸爸妈妈的负担,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爱在人间,我们真诚地请出席十届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同学们可亲的刘艳琼校长带去全校师生对总理的敬意,带去全校师生对政府加大助学投入的感激之情,1000颗师生感恩的心将化做具体行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全体师生
2007年3月1日
大江网北京讯[特派记者吴跃军]报道:3月5日晚,一封由江西赣州186名革命老区小学生写给***总理的感谢信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负责捎信的是全国人大代表、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校长刘艳琼。
“学生们是为能免费上学感到高兴!”刘艳琼告诉记者,春季开学,江西省对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公办学校的学生全面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还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让学生沐浴到了阳光和春风。在这186位小学生中,大部分出生贫困家庭,还有很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以前每年都为学杂费发愁。今年春季开学,他们发现自己不要交学杂费了,而且其中的186位学生连书费都给免了。
孩子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们听说半年前刚调来的校长刘艳琼是全国人大代表,马上要去北京开“两会”。于是,一名叫钟以琛的五年级学生代表全体同学,写了《致***爷爷的一封信》,托校长刘艳琼带到北京。
信中说:“敬爱的***爷爷,我们是赣州市滨江二校的学生,在2007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享受到了免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我校186位家庭困难的同学还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切实减轻了每一位爸爸妈妈的负担,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爱在人间,我们真诚地请出席十届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同学们可亲的刘艳琼校长带去全校师生对总理的敬意,带去全校师生对政府加大助学投入的感激之情,1000颗师生感恩的心将化做具体行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编辑: jl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