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之贵将军百副联墨展在京举行
孙之贵将军百副联墨展在京举行本网讯 4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孙之贵将军百副联墨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共有120余幅楹联书法作品与观众见面。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致开幕词,他说,这是楹联界的一件喜事,也是楹联文化走进军营、走进各级领导层的生动体现。中国书协顾问李铎题写展标,并发来贺信。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周克玉、吴铨叙及孙轶青、权希军、赵长青、李力生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和来自首都楹联界、书法界3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仪式上,军事博物馆副馆长佘志宏接受了孙之贵将军向该馆赠送的一副精心装裱的“军魂纳典扬传统;博武藏珍育后人”的嵌名联。91岁高龄的老红军刘月生将军应邀为展览剪彩。
该展览凸现出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撰自书,联墨结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才华。孙之贵将军近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潜心于楹联和书法的研究,每有所感便挥毫泼墨,笔耕不辍,集腋成裘,此次所展出的自撰自书的楹联书法作品,是作者从近年创作的数百副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他的楹联书法创作的整体风貌。从内容上看,展览分为盛事联、贺春联、应征联、嵌名联和百花联等五大部分;联文最短的仅一个字,最长的达20余字。从表现形式上看,其书法以行书创作为主体,兼及楷、隶、篆、草等书体的创作。其装裱设计和款式体裁上独具创意,展出的全部作品均系八尺条屏,作品色泽分别用红绿黄白兰五色宣纸搭配,暗合楹联中的平仄节奏,并将扇面、斗方、条屏等形式穿插组合,打破了以往楹联书法作品展览的单一格局,同时也增强了展览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展览还体现了一个“情”字,表达了作者对党、国家、人民和军队的感激之情、崇敬之情、思念之情,展览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种将楹联文学创作与书法艺术结合起来的整体性主题展览,在我国将军中尚属首次,在楹联书法界也并不多见。由李铎、张飙题写书名,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作序的《孙之贵将军百幅联墨展》作品集同时在开幕式上首发。
孙之贵,1938年生,安徽和县人,少将军衔,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原政治委员,现任解放军工程兵书画协会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事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彭一超)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em1em1em1em1em1em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