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2 22:22

江苏祝竹虽名声略逊,所刻却传统儒雅,骨格劲健,形质柔美,亦当仰视。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2 22:25

马士达近作“老悔读书迟”内力紧聚,疏密有致,大开大合,老辣不减当年。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2 22:27

黄惇作品清雅潇散,风格稳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固有的高度亦非易事。徐利明作品气质可贵,但创新不足,风格不强,与同辈印人相比已处于弱势。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2 22:31

福建林健以自家篆法取胜,刀法布局又相符相承颇有特色,唯自家习气太重。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6-2 22:32 编辑 ]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2 22:34

中原李刚田以楚系文字入印渐入佳境,线条的力度、厚度所带来的质感使印面朴茂厚重又气势通达,先生以朴素的印风不断进步,可喜可贺。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2 22:35

在所有的评委作品中,陈国斌的印面最乱,最花,最大,最野,视角冲击力也最强。“山水方滋”一印有山有水,气象博大,最能代表陈氏风格,此印由主线和副线组成。主线用刀狠、辣,控制气象,副线轻轻划过,富有规律,营造意境。如此看来陈氏印章并非胡刻。
有人说陈曾苦学过陈巨来先生的细朱文,叫人不可思意,看来写意与工稳并不矛盾,写之极是工,工之极是写,真是不无道理。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6-2 22:36

总的来说,特邀作品给人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厚度,有传统,更有思想与新意,名气与作品基本相符,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基本相符。代表了当代篆刻的真正高度,他们的成功经验已成为当代印坛的宝贵财富。

雅不离俗 发表于 2007-6-2 22:56

容我评说

"北京奥运"的边款怎么............?

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7-6-3 02:51

回复 #26 柳青凯 的帖子

一庐公陈国斌先生诚乃绝世高手也.face13

黔墨 发表于 2007-6-3 03:07

辛苦辛苦!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容我评说】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作品全批评之特邀篇(配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