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桥韵艺术奖全国书法大展赛征稿启事
纪念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桥韵艺术奖全国书法大展赛
征稿启事
一、大赛目的:中国的桥梁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了弘扬桥梁文化、庆祝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配合全国第八届艺术节在武汉举办,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者、建设者——中铁大桥局集团特联合《书法报》共同举办 “桥韵艺术奖”书法大展赛。
二、评委:主要由在汉全国知名书家组成。
三、征稿对象:国内外书法家和有一定造诣的书法爱好者。
四、征稿要求:
1.必须书写古今中外有关桥梁的诗文,尤其欢迎书写歌颂武汉长江大桥和新中国建桥成就的诗文;要求内容健康,格调高雅;表现形式不限。
2.作品必须是毛笔书法或篆刻作品。作品最长边不要超过6尺,以竖幅为宜。篆刻作品不得少于4方,其中两方印必须附边款,作品和边款制作成印屏,一式两份(一份供出书用)。
3.一人可投多件、多种类型作品,但不重复得奖。
4.作品除手卷外,不要装裱。
5.草书和篆书、篆刻作品请附释文。
6.请在作品背面左下角用铅笔正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并在信封上注明“桥韵”字样。另请提供300字内简历一份,简历上需写明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名称、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等。
五、获奖待遇:
1. 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设桥韵艺术奖35名,奖金各500元,并发证书;优秀奖70名,发证书。
2.获奖作品将在纪念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活动中展出,并出版评委和获奖作者作品集,获奖作者将获得作品集(内部出版)一部留念。
3.将在《书法报》《桥梁建设报》以及中铁大桥局网站(http://www.ztmbec.com)及中国书法家论坛等多家报纸、网站上发表获奖名单并择优发表获奖作品。
六、申明:
本次大奖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但限于人力,所投稿件恕不退还。主办单位有拍照和宣传的权力,宣传时均署作者姓名。
七、作品征集时间:自本启事公布之日起至2007年 7 月 30日截止。以寄出局邮戳为准。
八、组委会办公室地址:
投稿地址:武汉市汉阳大道38号 中铁大桥局企业文化部 “桥韵”书法大展赛组委会办公室 邮编:430050
联系人:王云(027-84596449 ) 陈金(027-84596359) 供选参考诗文(也可自选自撰):
桥梁诗文选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滚滚长江东逝,一桥南北沟通;天堑也能飞渡,人力巧夺天工。
——吴玉章《庆祝长江大桥通车》
一条铁带栓上了长江的腰, 在今天竟提前两年完成了。 有位诗人把它比成洞箫, 我觉得比得过于纤巧。 一般人又爱把它比成长虹, 我觉得也一样不见佳妙。 长虹是个半圆的弧形, 旧式的拱桥倒还勉强相肖, 但这,却是坦坦荡荡的一条。 长虹是彩色层层,瞬息消逝, 但这,是钢骨结构,永远坚牢。 我现在又把它比成腰带, 这可好吗?不,也不太好。 那吗,就让我不加修饰地说吧: 它是难可比拟的,不要枉费心机, 它就是,它就是,武汉长江大桥!
——郭沫若《长江大桥》
(村姑问)“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牧童回答)“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戏曲《小放牛》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张祜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春花秋月,山明水秀,二十四桥,六朝遗风。
——《红楼梦》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西泠桥,水长在。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
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砍为柴,青骢马,自西来。
昨日树头花,今日陌上土。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袁宏道《西泠桥》
多宝峰头石欲摧,西泠桥边树不开。
轻烟薄雾斜阳下,曾泛扁舟小筑来。
——李流芳《西泠桥题画》
桥联:
进履尊黄石;凭栏看碧流
雁行横月浦;虹影卧江流
水光遥接汉;虹气上凌虚
跨江连绝岸;垂柳拂长堤
横截暮烟虹不断;高褰秋渚月分明
喜看飞虹联彼岸;且教天险变通途
云头滟滟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
千年龙潭蒸琥珀;万古仙桥起祥云
锈彀纹开环月珥;锦澜漪皱焕霞标
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
一桥飞架南北;两路坦途东西。
为时代列车奠基铺路;给革命长桥竖柱架梁。
筑路英雄攻关夺隘,不怕山高水险;
革命人民披荆斩棘,岂畏壁陡崖悬。
历代桥梁名联: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赵州桥联。该桥为隋代李春所构,在世界桥梁史土著称。)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没镜中梯。
(佚名题大渡河铁索桥联。大渡河铁索悬桥在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清康熙帝御书“泸定桥”为铁索思桥。1935年工农红军长征至此,以廿二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消灭桥头敌兵,红军队伍胜利渡过大渡河。)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朱德题泸定桥。)
三岭巍巍,石塔耸孤标,秀插云霄如玉笔;
双溪汩汩,铁桥绵亘过,横跨碧浪似长虹
(佚名题盘江铁索桥联。盘江铁索桥在贵州关岭、晴隆二县交界的北盘江渡口,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831年〉。)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上行。
(贵州贵阳浮玉桥联。)
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逢。
(贵州贵阳北关桥联。)
桥头看月色如面;
枕畔听江流有声。
(四川川南第一桥联。)
万里长征,此为古道;
大江东去,不择细流。
(陈逢元题万里桥联。万里桥旧名驾原桥,在成都城南锦江上。三国时蜀费祎使吴,诸葛亮饯行于此。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万里桥因此得名。今桥为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
欲上高峰,到此地何妨小憩
回看下界,登斯桥竟已升仙
(云南通海秀山登瀛桥联。)
至西至东,任凭过去
或远或近,由此登高
(云南弥渡登鳌桥联。)
谁将铁链锁飞虹,赤壁丹岩,不放寒云出玉峡
自有慧兰垂彼岸,清风夜月,常看迭浪浴金波
(云南保山霁虹桥联。)
世间有佛崇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佚名题安平桥联。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县安海镇,横跨于晋江、南安二县交界的海湾,建于南宋绍兴八年〈l138年〉。)
潮来直涌千寻雪
日落斜横百丈虹
(福建泉州洛阳桥联。)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福建大浦高陂桥联。)
绿水桥边,金石足齐交友渡
白云乡畔,山川犹护睦亲亭
(一夕题福建浦城南浦桥联。〉
乔木参天,半点云香生大石
悬崖笼雾,千寻瀑布出高泉
(一夕题浦城南浦桥联。)
书院沉沉,绿水半湾连渡口
仙楼翼翼,白云一抹护山腰
(福建浦城南浦桥联。)
春人船唇流水绿
人归渡口夕阳红
(江苏吴江同里镇渡船桥联。)
水远天长、万古川原连泰渎
年丰人乐、四时风景胜滁阳
(齐梅麓题江苏苏州浒墅关丰乐桥联。泰读:指流经江苏泰州的运河。滁附:安徽滁县。〉
欲泛仙槎向何处
偶传红叶到人间
(浙江杭州城外小桥联。)
袅袅白云,不尽帆飞,三峡浪开东海日
翩翩黄鹤,无边霞涌,五洲客醉楚天春
(涂光雍题武汉蛇山桥头联。)
跋除惊心到此,浮云成梦幻
登高极目从兹,俗虑自消沉
(山东泰山云步桥联。〉
天险化康衢,直如海市楼中,现不住法
河土需开画本,安得云梯关外,作如是观
(吴柳堂题兰州镇远桥联。镇远桥即黄河铁桥,在兰州市白塔山下,为黄河第一桥。初为浮桥,光绪三十三年改建铁桥。天险:即指黄河。康衢:大路。现不住法:以佛的法力显现幻化的世界。河土需(ruán):黄河岸边的空地。)
银汉浮空星过水
玉虹抱雨雁横秋
(甲秀楼浮玉桥联, 清朝桂筱芗撰。)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圆峤水中央
(北京中南海跨桥联。)
虹卧石梁,岸引清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清朝乾隆题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十七孔石桥。)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无波行一舟
(福建步云桥)
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
虹光千尺,横映水晶帘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
百米石桥十五孔,大孔扛小孔,孔孔放胆穿南北
两乡村落万千人,今人胜古人,人人阔步自东西
(湖北毛坳大桥)
天垂玉蝀通濠堑;
地近金阊重股肱
(苏州阊门渡僧桥明代柱联)
十里荷花香连水;
一堤杨柳影接行
(苏州石湖越城桥清人桥联) 北绕山塘,水驿往来通陆墓;
南临路轨,云车咫尺到梁溪。
( 苏州桥联)
东望鹤城,水绕山塘连七里;
西瞻虎阜,云藏塔影立孤峰。
( 苏州桥联)
冰鉴一籢秋水影;
渔歌两岸夕阳村。
(苏州吴江青云白溪御龙桥联)
乱红迷紫曲;
浓绿涨瑞窗。
(苏州西园三曲桥联)
永庆升平跻盛世;
宁馨富丽甲中吴。
(苏州甪直永宁桥联)
葑溪瞻宝带,揽吴地三分明月;
古渡跨新虹,抒水城千载乐章。
(苏州新觅渡桥联)
远山拥翠,此去舟行烟水里;
新月横波,方知人在画图中。
(山塘街新民桥联)
八千年古舟名世;
三百顷新水涵天。
(浙江萧山新跨湖桥联)
化一段天涯 知境似潮宽 长峙此身担聚散
伴几朝江月 让心随浪寂 能得真意忘风情
一阙虹歌牵两岸 (单拱桥)
半弯月影荡长波
雄狮怎忘沦国耻 (芦沟桥)
晓月安消沐血痕
心平堪大用
身定不同流
躬身载往来,任磨弥坚,愿连两岸无移转
伴水安平淡,有功不没,何憾千秋少姓名
桥即是路;
路却非桥。
石忆扬州明月夜
箫传红药玉人歌(24桥)
横跨长河亲水月
飞悬绿岸卧烟波
身披苔绿横山涧
脚踩烟波渡路人
一身铁骨大侠心,不管你苦,不管你穷,仗义挺起千寻脊背
九座磐石儒者气,任由他压,任由他踩,悠然怀抱万里江天
似虹似拱通天下
如路如梁便世间
寂寞时 与水平分秋一色;
相思了 同舟共枕月三更。
垂肩弓背,担挑两岸客君来我往;
张口结舌,吞吐一江水棹去帆归。
晓月横江,八载炮声犹在耳;
苍龙跨水,一应潮信傲于天。
曾有车舟穿上下
恒同水月鉴古今
集句
跨虹连绝岸——庾信
天堑变通途——毛泽东
可独立中流,竟甘卧行足之下
也曾经沧海,犹澹听逝水长东
身断中流,流多少黄河兴衰事
心连水渡,渡不尽红尘来往人
——独木桥
杰
余
柔情每共江心月
铁骨长担天下人
心似虚空 千古风流尽在
脚踏实地 一身功业可期
静影轻托月
微波错弄弦
蜀山大桥:
室歙溯来源,两岸静涵荆水绿;
浙吴通要道,一弓长抱蜀山青。
不霁何虹,天远娲皇来补石;
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曾经沧海千层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桥。
曲径通幽处;
连山到海隅。( 集句 )
听百千万里江声,一管玉箫怀杜牧;
忆二十四桥月色,几回诗魂到扬州。
扬州二十四桥
何须吕道士飞去飞来,桥架洞庭天,此景此情宜醉矣!
难得范希文论先论后,政通华夏日,斯人斯世可归欤?
古小江桥
小江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山会两县
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心悬皓月青天上
功在黄云白浪间
扬州二十四桥
胜地据淮南,看云彩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渡船桥:
一线桥光通越水,
半帆寒影带吴歌;
长弓惊日月;
铁索引春秋。
一桥架起南北岸;
从此迎来世间人。
过客匆匆匆客过
流光闪闪闪光流
曾几代 过往收钱 乃苛捐猛税
现如今 穿梭设卡 成正理真规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4 em14 em14 em1 em1 em1 em1 好事,大家操刀哇 这些诗文真的不错的,看看也好. em1 em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