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3 11:30

曾柏清:老子篇章翻译之七

老子篇章翻译之七

【题解】老子在此篇文章中,阐明谦退反进的弯转之理,借天地的无私造化之功来比喻圣人在社会中先公后能私的道理。老子首先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地存在,它们并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永久地存在。所以,圣人要效法天地,生存时要把自己的利益摆在后面,遇到危险时,把自身置之度外,这样反而能成全自己。圣人并不是无私,是因为他先成全别人的利益然后成全了自己的利益,因此,事物总是向对立面发展的,这是生活的道理也是生活哲学中真实存在的辩证关系。圣人者,完美有大作为之人也。担大任者,必先公而后私,造就社会和人类,才能成就自己;反者,必天人共愤,此至理也。但是古往今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有伟人却并没有圣人。人类社会不仅要求有才能的人,更加需要为人民为群体谋福祉、先公而后私的人,具备这种品德的人会不断地迎接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挑战自己,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具有广阔的胸怀和视野,不会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放弃奋斗,从而能发奋发图强,朝着远大的理想奋斗终身。因而,使自己在迎接各种艰难险阻的同时培养出高强的能力、才干,不会被一己之私障目,能站得高、看得远,使自己在知识、智能、胆略等方面超群出众。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容纳别人所不能容纳的,胸襟广阔,大志大勇,从而大有作为。事实上,在社会群体的生存中,你必须先为群体的生存作出贡献,令大多数人获得利益,群体才接纳和拥戴你,自觉地推举你为领导者。因为,人们总是从利益出发看问题的,你能为大家带来利益,为他人着想,他人才敬佩你,心甘情愿服从你,你会在别人的拥护当中成就大事业,在造就社会大众的同时成就自己,这是古今往来伟人的路途。而自私的人往往一叶障目,鼠目寸光,不为大众群体所接受和认同,在损人利己中自取灭亡,这是匹夫生存,被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的事实。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解放中国的伟人,首先是因为他确立了把中国建立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强大、繁荣的祖国而奋斗,所以尽管牺牲了多位亲人,而没有被悲伤压到,继续奋斗,把自己的雄才大略发挥出来,造就他成为一个世纪伟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因此,圣人学习天地,遇到利益,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身反而能占先;遇到危险,把自身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这不正是他不自私,所以能成全他的自私吗?”。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
① 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生存不为自己。自生则不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
② 后其身而身先:遇到利益,先人后己,正因为如此而成就和成全了自己,这说明了不争之德的好处。
③ 邪:同“耶”。

【译文】
天地长久地存在。天地所以能长久地存在,是因为它们为万物提供生存条件,而不是自私地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条件,所以能长久地存在。因此,圣人学习天地,遇到利益,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身反而能占先;遇到危险,把自身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这不正是他不自私,所以能成全他的自私吗?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4 14:37

曾柏清:

除"道"外,一切现象界东西都相对而言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柏清:老子篇章翻译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