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6-24 13:12

曾柏清:老子篇章翻译之四十四

老子篇章翻译之四十四

【题解】
这一篇是老子的人生论。老子在这篇文章提出了三个观点:一,名誉、财富与人的自身生命哪一样重要?老子认为,自身生命的珍重、爱护和保养重于名誉财富。为什么呢?名誉和财富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享受,都是用智慧、精力和体力争取得到的。而名誉和财富并非轻易得到,它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不妨列举一些普通生活中的例子:一个著作者如果不日以继夜地看九牛之车的书籍,他的知识水平是难以超群出众的;阅读后不经常思索是没有智慧高度的;不身体力行,不通过长久的智慧积累、写作实践和生活实践,是难以有水准的。这些都需要放弃很多休息时间和锻练身体的时间,付出巨大的精力和体力去操劳,消耗大量的体能和脑力,甚至因操劳过度而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做生意也是如此,一个卖鱼的人不仅要在晚上八九点后才能休息,到达午夜时又要驾驶车辆去批发市场卖回鲜活的鱼虾蟹等,回来后还要准备妥当去送鱼和应付早上开市卖鱼,这样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这种死板的轮回工作,其间是极少休息的,难免虚火上升,日积月累会引发体虚多病,轻则喉咙受损害,重则百病缠身,当回过头来再花费金钱来医治疾病,往往是得不偿失的,甚至是没有办法医治的。身体是享受一切的本钱,但当一个人百病缠身时还奢谈什么享受!二,老子认为,拥有珍奇物品不变换为金钱,或当人们掌握了一定数量多的金钱后不与社会流通,必然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什么?因为物价总是随着时间而上涨的,这样,一定数量多的金钱就会变成一定数量少的金钱;不将珍奇宝物变换为金钱,有物等于掌握大量的金钱在手却无法拥有金钱去流通,只有活动的金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钱,只有能增值的金钱也才是真正意义的金钱,珍奇物品不变换为金钱,有物也就等于无物;三,人们不应该超越自己的能力和处于应该处于的自己地位永无休止地追求名利,否则就会因为与自己的各方面不相符合而陷入危险之中,不但会遭受耻辱,还会因此而招致杀身之祸,这是人们不顾身体的本钱和自身价值的结果,尤其是在那个“道术已为天下裂”的时代,旧的价值观念已经丧失,新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建树起来的时候,人们拚命地追求物质而忽视内在价值,过于追求物欲享受,忽视精神享受,或者因此而产生的迷惘而造成的犯罪活动是非常之多的。所以,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视内在的高尚精神生活享受,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是必须要批判的,它在老子之前的时候已经产生,因此造****们的迷惘和迷惑,老子在些作出了比较和劝戒。人类必须建树一套内在的价值系统,与时代相适应,与自身相适应,不顾一切地追求物质和物欲享受,是加速走向死亡的路途。所以老子说知足常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基于以上的道理,这与古巴比伦一位哲人所说的那句话:“人啊,关注你自己。”同样发人深省。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
① 身与货孰多:这里的“身”,指生命。“多”不是多少的“多少”的多,而是“重视”的重。
② 得与亡孰病:亡,失的意思。病,害的意思。得失两者,欲得是害之源。
③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王弼注:“甚爱不与物通,多藏不与物散,求之多者,求之者众,攻之者众,为物所病,故大费厚亡也。”

【译文】
名誉与身体,哪一样亲切?生命与钱财,哪一样重要?得其所欲和失其所欲,哪一样有害?因此,过分的爱一物,不与社会通有无,必定招致很大的破费;多藏钱财,不向社会流通,一定有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屈辱,知道休止,就不会发生危险,可以长久平安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柏清:老子篇章翻译之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