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克什克腾风景名胜印谱(新增图片)
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草原明珠”之誉的克什克腾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170公里,总面积20673平方公里。辖9个镇,3个苏木,8个乡,2处开发区,163个嘎查村。辖区总人口25.6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汉、回、满、壮、朝鲜、达斡尔等8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克什克腾旗地质内容丰富,地质遗迹多样,主要由青山第四纪“冰臼”群、北大山地区阿期哈图花岗岩石林、黄岗梁地区第四纪冰遗迹、达里诺尔火山群和热水塘温泉资源等五种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组成。2001年8月批准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同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夏与前商时期是商族先民的聚居地,先后有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汉等民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北方发达的古代文明。“克什克腾”即“亲兵”、“卫队”之意,顺治九年(1652年)建置,迄今已有350年历史。
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克什克腾旗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也是赤峰市重要的资源富集区。
全旗有天然草牧场2700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2200万亩,草原牧草品种多,据考查,共有79科,331属,1008种。牧草品质好,营养丰富,牛羊肉和奶制品有独特风味。元朝时,克旗牛羊肉和奶制品就是皇宫贡品,享有很高的声誉。
土地资源丰富,现开发利用耕地126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荞麦为主,还盛产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
动植物资源种类多,品种全,其中白蘑、蕨菜、金针在国外享有盛誉,还盛产甘草、黄芪、麻黄等中药材,主要野生动物有马鹿、狍子、黄羊、青羊、野猪等,达里湖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16种。
水产资源丰富,旗内水域主要由西拉沐沦河、滦河和内流河三个水系组成,水资源总量为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面43万亩,年捕劳鲫鱼和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100万斤。
全旗有林地面积520万亩,其中天然林405万亩,人工林115万亩,尚有宜林地530万亩。
能源资源丰富,全旗水能蕴藏量1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6.3万千瓦。风电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经过多年测风,我旗达里地域风电总装机可达50~70万千瓦,初步规划的五个风场装机可达20万千瓦,现已建成两处风场,28台风机,年发电量3800万度。另外我旗还有40亿吨褐煤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33种,矿床、矿点、矿化点140余处,黄岗梁铁锡矿探明的铁矿石储量1.1亿吨,锡金属量44.7万吨,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铁锡多金属共生矿,该矿已完成Ⅰ期、Ⅱ期改扩建工程,实现年采选铁矿石40万吨的生产规模。
旅游资源丰富,克旗有“草原明珠”之誉,有内蒙古“缩影”之称,著名的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沙地云杉、黄岗梁林海、热水温泉、阿斯哈图石林、大青山冰臼群、百岔岩画、乌兰布统古战场和淳朴的民族风情及珍贵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生态、地质旅游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旗境内已基本形成集通铁路、303国道、306国道、罕白公路与旗乡公路互连交通网络。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旗20个苏木乡镇、2处开发区初步建成了微波、电缆、光缆相结合的通讯网络,实现了长途传输数字化、电话交换程控化和乡乡通电话。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电力自供能力较强,现已建成小水电站8座,风电场2处,总装机23250千瓦,是国家确定的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旗县之一。
[ 本帖最后由 侯希杰 于 2007-7-30 08:10 编辑 ] 古朴苍茫,做的工夫了得em5 em1 谢谢于兄支持,欢迎您到草原来。 好,古意苍苍。期待精彩。先固定一下。em1 学习,继续啊!em1 em1 em2 em1 谢谢大家支持,谢谢淳风堂置顶此贴。 学习em1 em1 em1 em1 em1 好瓦!!em1 em1 em1 em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