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原 发表于 2007-8-16 20:25

“流行书风”再辨

“流行书风”再辨 朱中原 关于“流行书风”,我在几年以前的文章中谈过不少了,如今再谈,似有贩卖旧论之嫌,但最近网络上关于“流行书风”的讨论又多了起来,部分文章还是有其道理的,但也有部分文章存在着误区,故针对这些误区,我略谈一二,供大家批评。

其一,所谓的“流行书风”,其实只是一个称谓而已,不能望文生义。“流行书风”与当今的流行歌曲、流行舞蹈当然不是一回事,甚至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流行歌曲”之“流行”,乃是一时一刻之流行,而非一世之流行,再者,流行歌曲的创作主体并非精英人士,且流行歌曲能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故此“流行”有通俗化之意;而“流行书风”之“流行”则实为“流传、盛行”之意,“流行书风”即盛行、流传的时风,乃是书法精英人士所发起的一种当代书法的精英化运动,恰恰是“反流行”和“反流俗”的“流行”,是一种去通俗化运动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讲,“流行书风”实际上就是一种由当代书法精英群体所发起的精英书风,当然,未来的“流行书风”是否会朝精英发展,现在亦未可知。并不是有了书法精英的支持,“流行书风”就一定会朝精英书风发展或保持其精英性特征。

其二,“流行书风”并不是如有些论者所说的那样,与主流的书法风格就格格不入。相当一部分“流行书风”书法家,其传统书法功底还是非常好的,只不过是在书法笔墨语言与书法形式上有所创新罢了,如“流行书风”的几个代表性人物王镛、石开、沃兴华等,可以说,他们无论是在继承传统上,还是在创新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能够融入民间书法的优秀元素,增强书法的审美表现力。这说明,流行书风与传统书风,两者并不是互为矛盾、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流行是传统基础上的流行,其实就是对传统的一种自我变革,是变革而不是背叛。没有传统的笔墨元素,所谓的流行就是伪流行,是流俗而不是流行。“流行书风”只是发展了传统书法的笔墨元素和取法素材,是对传统书法的加法而不是减法。所以,对于那种排斥“流行书风”的人,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搞“流行书风”就成了对传统书法的背叛;但同时我也想提醒那些搞“流行书风”的人,不能认为自己一搞“流行书风”就是书法精英了,就不会流俗了。未必如此。即便“流行书风”是一种好的书法风尚,但具体搞“流行书风”的书家个体未必个个都是精英,好菜里也可能有老鼠屎,尤其是当今书法界,鱼龙混杂,沽名钓誉、自吹自擂之人比比皆是。妄图打着“流行书风”大旗来沽名钓誉之徒,其实是对“流行书风”这种精英书法风尚的亵渎。

其三,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视角来对“流行书风”进行解读。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实际上,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即“当下即历史”。也就是说,任何历史上发生过的现象及规律,在当代也同样在发生着;在当代所发生的现象及规律,其实在历史上也早已发生过。这个规律同样适合于艺术史及书法史。“流行书风”尽管是当代产生的,但是,我们从古代的书法发展史上,也能看出当代书法发展也即“流行书风”发展的影子,尽管古代没有“流行书风”这个概念。历史的演进往往都会经历一个正——反——合的发展规律,或者是解构——重构——解构的规律,艺术史同样如此。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某一个阶段的成熟期或转型期,往往都会出现那种变革书法史的精英书法群体,这类群体往往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走出前人窠臼,创造出新的笔法墨法或书法风尚,从而引领时风乃至世风,而这个风尚往往还会影响后来几百年的书法史和书法家,这样的书法变革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流行书风”其实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本质上是一样的。也就是在当时主流书法观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风格探索,开创出另一种时风,然后流行起来,谓之“流行书风”。纵观历代书法史,我们往往会发现,几乎每一个能扛起书法大旗的人,都会有那种先反叛时风、然后再重新引领时风的特征,米芾、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傅山、康有为等,莫不如此。因此,流行书风与所谓的正统书风,其实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是一个手掌的两面。离开了哪一面,都不成其为手掌。

其四,历史的发展有其诡异性、隐秘性的一面,艺术史也不例外。我们所看到的书法现状,未必就是真正的书法史。1990年代“流行书风”刚刚开始的时候,受到了来自于主流书法界的大多数人的压制与批判,那个时候,把“流行书风”与丑书甚至与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同,加以歪曲,使得对“流行书风”的批判走向了一个极端;而与1990年代不同的是,现在搞“流行书法”的人,却被大多数书法界人士尤其是书法青年所追捧,似乎他们就代表真正的书法精英了,对于“流行书风”的崇拜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历史的发展就是如此,往往是从一个极端滑入另一个极端。


前面我已经说过,“流行书风”是一种精英书风的体现,但未必所有的书法家一搞“流行书风”就成精英群体了。精英往往是少数者而非多数者,是引领者而非跟风者。因此,“流行书风”阵营里,滥竽充数者多,真知灼见者少,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一些拉帮结派的人。我从来不对这种搞拉帮结派的人抱任何幻想。“流行书风”尽管是一种良好的倾向,但未必就等于是中国当代书法发展的全部。“流行书风”可以成为一个流派,我们也乐观其成,但以我的估计,更多的可能是,会成为一个帮派而不是流派。成为流派是好现象,但成为帮派则是坏现象。如果要以“流行书风”来反现行的主流书法体制,那么,我以为,这至少是一种勇气,也是在追求一种艺术独立,但恰恰也可能形成另一种体制,即反体制的体制。这就像当今的经济学界一样,当今经济学界,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一般将经济学家划分为主流经济学家和非主流经济学家两大阵营,很多人将所谓的具有右的倾向、赞同市场化道路、赞同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家称为主流经济学家,而将那些具有左的倾向、不赞同市场化、不赞同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家统统称为非主流经济学家,被排除在主流外。这样,所谓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和主流经济学家,就各自形成了一种严密的学术体制,老死不相往来。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学术风气,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通病。其实,事实上的经济学界并非这样划分清晰,很多人往往都是在那文人式的意淫,都认为自己是在替国家和政府着想,而事实上,国家和政府往往都不把他们当回事。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往往是不会按常理出牌的,艺术也同样如此。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手心和手背的关系,就能很好地理解流行书风与正统书风的关系,相互之间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对立和排斥。遗憾的是,当今书坛,大多数人为利益所驱,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去理解和行动。

其五,流行书风和流行书风展有一定的联系,但却没有必然的联系。“流行书风”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以后“流行书风”还不会存在也未可知,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几个展览所形成的。一个展览可以打造一个书家或一个书家群体的名气与地位,但不可能会打造一个艺术流派,更别说是一种学术思潮了。展览只不过是书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一种具体形式体现而已,它更有助于观众对艺术的审美接受,但它并不能代替艺术水准本身。

其六,“流行书风”是一种艺术风尚,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流派,但“流行书风”阵营中,本身还缺少学术的积淀。这并不是如某些论者所说的,在搞展览的时候召开一个学术研讨会就了事了的。“流行书风”缺少学术积淀与召不召开学术研讨会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召开学术研讨会只是一种具体的形式而已。关键的是,“流行书风”阵营里缺少真正的有学术意识的人,换句话说,“流行书风”阵营里的书家中,在创作上出彩的人比较多,然而在理论上的突破却很少。这种突破,光靠王镛先生一人的“艺术书法”注解肯定是不行的,况且,“艺术书法”的提法也难以真正得到书法界的广泛认同。况且,再从“流行书风”的发展态势来看,“流行书风”越来越走向形式化、技术化,很多流行书风书家的线条质量经不起推敲,最为主要的是,“流行书风”已经越来越丧失了书法的人文内涵,越来越没有书卷气,传统书法那种文人气息已经没有了,成为了一种干枯、死板的线条和符号,可以说,“流行书风”的发展越来越让人感到失望,早已失去了当初的那种锐气和震撼力。所以,很多人对“流行书风”的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热衷于“流行书风”的书法家,理应引起深刻的反思。

所以,我对“流行书风”,期望大于失望,焦虑大于乐观。我当然希望所有搞“流行书风”的人都具有一种真正的精英意识,这样,书法才有希望。不要指望老百姓能对“流行书风”看懂什么,更不要指望“流行书风”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书法与文学及其他文艺相比,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书法本身就是一种精英艺术,而在当代,随着传统文化语境的消失,它更会成为一种精英的精英艺术。甚至连许多的知识精英、文化精英都不搞书法、不懂书法了,更别说让老百姓能搞书法、懂书法。那种希望书法艺术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的想法,未免有点异想天开,即便是书法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了,让老百姓都接受了,那么,这种书法也就异化、变异、俗化了,书法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另外的一种艺术文本了。

当然,我所说的书法的发展得靠精英的推动,并不是说要将老百姓都统统排斥在书法之外,我是说,书法其实更多的还是文人的艺术,脱离了文人这一群体,书法将不成其为书法。当然,话又说回来,在今天,情况又有所不同,除了文人之外,谁都可以去爱书法、去搞书法,谁都可以去做书法的事,也不要将书法看得太沉重,它更多的还是愉悦功能、审美功能,而并不是社会重建功能。所以,只要你喜欢,谁都可以搞书法。但是,搞书法并不等于就懂书法,就能推动书法,这是两码事。让老百姓都参与进来,并不是说老百姓就能推动书法的真正进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说,让全国的书法家去挨家挨户送一幅书法作品,书法就能在群众中生根发芽了,这可能吗?

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7-8-16 20:37

       书法艺术属于精英文化,“流行书风”则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异常,口号喊得震天响,虽然有高手参与,终难成大气候矣。

[ 本帖最后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17 17:20 编辑 ]

巨剑 发表于 2007-8-16 22:23

一种书风的产生,预示着另一种书风的退隐,就象历史上的碑、帖之风。都是相互交替着向前发展。
这一点不容置疑。无论什么风只要能推动书法艺术并使之繁荣昌盛就行。

王羲之书法 发表于 2007-8-16 23:46

好文.学习.

空空了 发表于 2007-8-19 22:05

流行书风决不可取!跟风者不配论书法!
第一个带头的当然很不错,第二个就差劲了。第三个就叫无聊,再跟上的就完全是垃圾了。
所以说王镛、石开、沃兴华等人都很不错,就是做得不好也没有错。错的只是跟风的人。
形成了流行风就绝对是错,错了也与王镛、石开、沃兴华无关。他们永远是精英,跟上去的就一定是垃圾了。
所以,宣传流行书风的人,一定不会正确的。

[ 本帖最后由 空空了 于 2007-8-19 22:08 编辑 ]

王羲之书法 发表于 2007-8-19 22:44

原帖由 空空了 于 2007-8-19 22:0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流行书风决不可取!跟风者不配论书法!
第一个带头的当然很不错,第二个就差劲了。第三个就叫无聊,再跟上的就完全是垃圾了。
所以说王镛、石开、沃兴华等人都很不错,就是做得不好也没有错。错的只是跟风的人 ...
值得思考

王羲之书法 发表于 2007-8-19 22:45

原帖由 贶齋周斯澄 于 2007-8-16 20:3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书法艺术属于精英文化,“流行书风”则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异常,口号喊得震天响,虽然有高手参与,终难成大气候矣。
说的在理阿!支持!

王羲之书法 发表于 2007-8-19 22:46

原帖由 巨剑 于 2007-8-16 22:2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一种书风的产生,预示着另一种书风的退隐,就象历史上的碑、帖之风。都是相互交替着向前发展。
这一点不容置疑。无论什么风只要能推动书法艺术并使之繁荣昌盛就行。
支持顶一下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7-8-20 00:22

回复 #5 空空了 的帖子

跟“二王”书风,正确吗?

空空了 发表于 2007-8-20 16:12

原帖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8-20 00:2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跟“二王”书风,正确吗?
当然还是250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流行书风”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