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落选论文征稿评审结果公布
QUOTE:
2006年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落选论文征稿评审结果公布
由南京随园书社发起并组织,备受书坛人士关注的2006年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落选论文征稿评审活动,自2006年11月20日在《中国书法家论坛》、《书法江湖》等网络媒体发布征稿启事,至2006年11月10日截稿,共征集到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落选论文42篇,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有序、务实高效的工作,评审出入选论文18篇。近一年来,书界人士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关注,热切期待主办方公布评审结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评审结果的公布被一再推迟。近期以来,书界健康发展,学术日渐昌明。为不负众望,现将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落选论文评审结果予以公布。入选论文已被编辑为《2006年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拾遗》一书,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南京随园书社发行。
对全国书学讨论会落选论文的征稿评审活动在当代书学界尚属首次。活动的倡导组织者南京随园书社作为一家非官方民间书法文化机构,及时把握收集和传递“来自民间的声音”,并按照中国书协制定的《2006年第七届书学讨论会征稿启事》的要求,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时代负责、对书法事业发展负责、对学术研究负责、对论文作者负责的“五负责”的态度,遵循“规范、平等、公正”的原则,对落选者自愿投稿的落选论文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审稿、甄别和筛选。评审办法及程序:第一、论文登记。要求作者确认应征的论文必须是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评审的落选论文,并在电子文本中标明论文的“身份”,在此前提下,对论题、作者及相关信息予以登载。第二,文本隐名。将应征文稿删除作者姓名及有可能干扰审读的相关信息后,重新统一打引文本。第三,专家审读。聘请江苏、浙江、湖北等地的在当代书学界具有学术威望和影响的5名专家学者审读论文稿,文稿分别寄送专家本人,要求20天内完成,并为每份论文稿签署审稿意见。第四,综合评定。即综合专家审稿意见,对缺乏学术规范、学术质量或有明显瑕疵的论文予以淘汰,最终确定入选论文。第五,及时退稿。对未能入选的论文打印稿,粘贴专家审稿意见单,加盖南京随园书社公章后退还作者,并为作者论题保密。第六,文稿分类。按照评论、书法美学、史论、考证等划分入选论文类别,真正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第七,权益保障。南京随园书社对入选论文享有出版权和发表权,对入选论文作者赠送论文集两册;入选作者继续保留论文的著作权。对未入选的论文作者赠送论文集一册。
QUOTE:
《2006年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拾遗》入选论文作者及论题公布:
论题 作 者
当代帖学复兴的历史契机 王德志
论书法继承和创新中的“影响的焦虑” 刘云鹏
徐渭的书风之“变”与心学背景 范美俊
书法之为艺术和在新形势下何以发展 辜颖明
从《海岳名言》看米芾的书法批评 杨卫磊
中国古典书论的言说方式 王太雄
新古典主义———壮美的书法理想——一份书法史观学说的报告 丁剑
当下书法、篆刻创作形态研究 何朝波
从“书家学者化”的提出看书坛现状 戴为众
未来,拿什么承载书法的文本——对当代书法家的文化焦虑 刘志
论书法临摹作品的著作权 兰晓星
浅谈魏晋书法的文化生态——王羲之《兰亭序》书写用笔、用纸、坐姿、执笔分析 高伟
史学史视野下书法史学史的探索 胡春涛 洪权
战国地域审美对文字俗体的导向及其当代书法美学意义蠡测 许义
徐渭草书《龙溪号篇》辨伪 贾砚农
瘞鹤铭篇首残字拓本辨伪 罗勇来
释“竵”“ ?(蜾)”并论陆维钊的“蜾扁体” 衡正安
周亮工《印人传》的版本流变考察 孙向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征稿启事仅限于网络发布,加之多方面的原因,所征集到的论文仅仅是落选论文中的“冰山一角”,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遗憾在所难免。
QUOTE:
附:《拾遗》一书由南京随园书社主编,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南京随园书社独家发行。首版印刷限量1000册,每册印刷工本费35元,邮寄费6元。预定者通过邮局汇款。
地址:南京市锁金村5号6栋110室南京随园书社创研部收
邮编:421002
电话:025-85432155(兼传)
网址:www.suiyuanshushe.com 电子信箱:suiyuanshushe@163.com 恭喜丁兄!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2 em2 em2 em2 em2 em1 em1 em1 em1 em1 有意思呀! 不错,这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 em1 em1 em1 祝贺戴为众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