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峻北强是时代是特征!
南峻北强是书坛青年一代的表率!朝气!自信!自强!可以说未来无限风光!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10-29 15:06 编辑 ] 雅者,书法之“隐”,以章法墨法笔法求之,则人人观而知之,是为小雅;如管峻者是。
李强,以雄强之风,文儒雅之气,看似张扬,实则内敛,可称大雅。
所以我支持李强! 谢谢em13 em13 em13 em13 各有千秋! 原帖由 残荷听雨 于 2007-10-28 11:5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一个是帖派,一个是碑派,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现在我来评论一下管峻老师的书法作品。说实话,管峻老师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很抢眼,并不全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有多么高。管峻的书法写的最好的是他的小楷,他的隶书只能说一般,行书则还没有入门。我现在只评论他的小楷,管峻的小楷用笔爽利,结构严谨,但是缺乏变化,当然也不是象刘砖匠一样毫无变化,应该说管峻只是具备了很好的写小楷的基本功,但是当代能写管峻这样的小楷的大有人在,天赋好一点的青年书家,用不着几年的功夫即可,即是在管峻的母校南京艺术学院,这样的人也很多,我见过南艺的一个叫朱圭铭的人写的小楷,说实话,确实不比管峻的差,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所以管峻的成功还有环境的因素,一是当代书法的整体水平并不高,甚至有误区。不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启功等人也一直奉行结字为上的理念,书协的许多副主席、理事都是结字为上派;加之管峻的用笔也很到位,使得管峻得以成名。另外,管峻缺乏艺术家必须具有的自信,一个写书法的人,没有必要向余秋雨那样的外行献媚讨好,在书法上,余秋雨什么也不是。
基本赞同此帖的观点,评批得也相当到位。
两位都是当今知名的青年书家,我也关注有年。
通过PK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是更加提升两位的知名度(有人称之所谓的“炒作”)?
还是通过对两位的比较、分析、思考,形成理性的认知,从而,对与会者,有借鉴、启发、互补的作用与意义?
我想主要还是后者吧?
由于两位取法的不同及其对待书法“何以才能成为艺术”的判断不同,所形成的面貌是有很大差异的。
有必要提出这样的疑问:
所谓书法,是否只要把“字”写得“美观”、“漂亮”了,也就艺术了?
书法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高度,表现在作品的哪些方面?
诸如此类的问题未搞清,又怎能凭感觉和各自的喜好妄下“高手”的结论?
即使只在两位中PK,是否应有高低的差别?
暂说这些。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0-29 15:04 编辑 ]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在看这个帖子时,我是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两位呈现给大家的力作真是太好了!
这两人,都是我仰慕多年的青年俊彦。非要在这两人中做出取舍,分出个孰高孰低,真的是件折磨人的事情。从头至尾看了两遍,我终于还是决定让两人并列吧。我都喜欢,无法给他们分出高下。 七十年代的青年,类似二位的多了去了,
还研究,
研究什么? 各有千秋,并无高下。总之都是高士,当代竣才。em1 em1 em1 em13 em13
回复 #175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陈先生说到了意义的问题,关于此,我在开帖的编者按里已经说明了一些,我想就一些意义问题再详细地说明一下,提出“南峻北强”这个概念,首先是对我国文化的记录方式的一种继承和回归,这是意义其一。我在编者按里开篇即说我国记录文化精英的方式即有用“南北”来言说记录的。但今天这种记录方式被中断了,为什么?简单地将就是我们引进了西学的记录方式,我们的传统的方式被取代了。我再来举一些例子,比如我国号称礼仪之邦,而我们自古而来的一些礼数和礼法仪式今天也被取代了,我们书法界同道见面还有相互称呼:仁兄,贤弟的,但这样的称呼青年一代基本没有这样叫了,何也?是这样的方式有什么不好或不妥吗?显然不是。再如,我们的前代还有见面拱手的礼仪,女子也有作揖道万福的仪式,但现在没有了,见面的礼仪方式改成了握手和接吻了,那么又是拱手和作揖不好吗?显然也不是的,前一阶段学界有人提议确定汉服,但选来选去竟然不知究竟何为汉服?相反,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民族,他们还保有自己很鲜明的文化和仪式及服饰,就是日倭和高丽的民族仪式都保存的比较好。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中华文化中“南北”的概念由来已久,这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一种记录方式,这是我中华的自信,自强的体现,何也,“中国”这一称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何谓中国?中央之国。我们的祖先自信我们是居于大地的中央,那么,我们民族就要担负天下的领导和统治地位,而河流就是我们生活的所在,依河流而应天时,则坐卧南北,在时间上是东西方向的,日东日西,这就表明我们必须面南或面北方知时间,因此在空间上是南北概念的。
作为居于大地中央的民族,南北人杰就是天下的榜样和表率!
因此,将人才冠以南北而论之将是无上的光荣!“南北”概念有这很深远的文化内涵。
回归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是我们首先考虑和努力的!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10-29 15:4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