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舍地天生 发表于 2007-11-21 13:25

书法在未来之我见:回复邱振中先生关于书法在当代的意义的发言


书法在未来之我见:回复邱振中先生关于书法在当代的意义的发言

关于邱先生的三个分类,我不知道先生是基于什么去划分的,我觉得带有主观性,为什么非要把第一类叫做:“传统书法”呢?这显然是由于先生的主观意见导致的一种勉强。我觉得书法还是书法,没有什么传统与现代之分,因此,对于书法的认识大致就是两类,一是书法,二是把书法作为资料、资源的与书法相关联的东西,也即先生所言的第三类,而先生所言的第二类可以归入第三类,它们都不是书法,但它们与书法有关,它们利用了书法资源,我同意先生关于未来对书法资源利用前景的判断,这种判断和我的观点基本一致。书法有可能成为世界性的资源,被广泛的利用于装置、标志、设计及绘画等领域。这将有助于提高书法的社会作用,或者说的书法的新的作用,但这是不是有一个前提,即到底是书法先被利用而产生影响,还是书法先被广泛认识而产生影响及被利用呢?或者是可以互逆的?

但这都不是书法本身的未来,书法本身的未来就是先生所言的“第一类”的未来,先生对这一类的未来的前景表现出乐观和期望,但先生似乎没有给出充分的理由,并且在后来的谈话里,先生似乎更多的是在谈它将遇到的困难,比如,人才的下滑和流失,文化性的减弱,影响力的式微。那么对未来书法家或从事书法者生存状态的估计,先生也没有涉及,先生只是在最后隐约强调了对专业人才的渴望,也即似乎在期待专业化的道路,但书法愈加专业化了的后果,是否是将书法继续与大众拉开距离呢?书法则愈加小众,并且具有排外性,这样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所以我宁愿书法保持这一般的状态,依然成为大众的爱好,那么或许它还有前景。

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书法当然还会发展,但由于传播和媒体的作用,扼杀一个大师的可能性也会存在,书法的社会里强大而顽固的风气或许会使得一些真正的大师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主流的审美观念由于媒体传播的作用将佐佑着一般人的趣味,加之市场等非艺术审美因素的介入,因此传播和媒体有时候恰恰会起着反作用。

那么,未来发现大师的可能性很小,把一个平庸者炒作为一个大师的可能性将很大。还在于大家都相信:盛事无弃遗。

专业化的道路也将筑起和民间自学者的隔膜,社会对专业化的推许和认可也是使得民间的大师不被承认的的可能性增大。就像今天的人们对非书协会员的蔑视,对权利中心的依赖和膜拜。未来可能转化为对专业化的认可而成为新的习惯和标准,这种“科学精神”将对书法的“艺术性”以极大的损害!
未来的书法将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如龚定盦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我们可能会估计出我们自己的这一代书法的前景,这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相信,我们在努力着,因为我们自己的定位也许就是未来的大师。我想这或许也是邱先生的想法和出发点。


----------------------------------------------------------------------------------------------------------------

[ 本帖最后由 南舍地天生 于 2007-11-25 14:19 编辑 ]

3003 发表于 2007-11-21 14:10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face18

沙咏 发表于 2007-11-21 15:13

em1 em1 em13 em13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7-11-21 20:55

em2 em2 em2

居南 发表于 2007-11-21 21:30

em2 em2 em2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7-11-22 11:38

这个贴很有意义

龙眠山人 发表于 2007-11-22 14:12

专业化应该不是现在的“丑化”,而是对传统技巧的继承发展,对符合大众审美的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历代的大师都是能被群众接受的大师,为什么当代产生的大师是要“专业化”脱离群众的大师。“专业化”只是“丑化”的代名词,“专业化”只是对传统的误读,是对继承传统的畏难。

海眼阁主 发表于 2007-11-22 16:07

有见地em13 em2

南舍地天生 发表于 2007-11-25 14:17

邱先生说,对于书法的未来的思考,没有听到或见到其他的思考或研究,最近翻看一些视频,看到书法网录制的沈鹏先生的讲话,对于书法的未来及影响,沈先生也作了一些表述。
http://www.tudou.com/v/WuQCA643Nmw

张钧 发表于 2011-10-19 22:12

说点题外话
“书法”、“书道”等等称呼、说法,是对写字这一门实用技能的艺术化称呼。---因为我们的先人在造字之初,就赋予汉字以美的形质(字体的变化发展,由篆到隶到楷到行,都是在实用的同时兼顾美)。所谓“法”啊、“道”啊的,其实指的是其(即写字、造美)内在的规律。当写字这一门实用技能,不再“实用”,被键盘取代之后;人对汉字的审美需求不可能一下子被取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消减。“写字”这一门实用技能才有可能真正成为艺术;人们把“写字”当做一种艺术,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艺术,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文化生态的变化(可以看见、已经看见的文化西化趋势),书法艺术的生存能有多久,也未可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在未来之我见:回复邱振中先生关于书法在当代的意义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