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原
发表于 2007-11-22 12:54
清代学者顾炎武诗
朱中原
发表于 2007-11-22 12:56
杜甫诗二首
3003
发表于 2007-11-22 13:14
em1 em1
丁剑
发表于 2007-11-22 13:50
中原兄的字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宋代名臣书的那种味道,不俗!很可喜!我甚至觉得比当下的那些频繁的获奖书家要好的多了!
不俗!不俗主要是指气息,气息很重要,别人学不来!保持它!中原兄大有前途!
朱中原
发表于 2007-11-22 14:41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11-22 13:5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中原兄的字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宋代名臣书的那种味道,不俗!很可喜!我甚至觉得比当下的那些频繁的获奖书家要好的多了!
不俗!不俗主要是指气息,气息很重要,别人学不来!保持它!中原兄大有前途!
谢谢丁兄,还要多批评才是啊。什么时候有空一叙。em13
虫甬
发表于 2007-11-22 14:59
朱兄将自己的字定义成“自由主义书法”的说法,让我想起了自己前几天在一篇文章后记里中所憧憬的“诗性书写”,不妨粘贴出来,请批评指正:
诗性书写
对于书法,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浪漫的憧憬,就像我在《学书笔记》中的开头所言:余知诗者,生情于内,遇景于外也。余不知书,当初所以亲翰墨乃羡慕古人作书之佳境种种,心期或能遇之。虽然我的书技一直很差,也没有什么值得保存的墨迹可以示人,然则,“就是想吟,就是想写”的那种毛笔书写紧随诗歌吟咏的创作冲动,长期萦绕在我的脑海,成为拂之不去的梦境。
书法的存在原本就是为了更便捷、更美好地书写文字,而文字的最佳存在状态是什么?当然是韵味十足的诗文,以及由文字激发起的一种奇妙的创作状态,而毛笔书写的丰富性和多变性正好可以成为那种变幻莫测的诗性心灵轨迹的自然流露方式,从而可能将它们定格为纸上的墨迹。我将这种书法创作状态命名为:诗性书写。
诗性书写,常常借助文学创作的“余温”而进行。此时,激活的情绪依旧在胸中起伏,悠长的音韵还在耳边回荡,尚未完全定型的文字仍带有体温,就像乘热打铁一样,乘兴地完成书法创作。所谓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还有《祭侄文稿》、《黄州诗帖》等都是这样的杰作。
这种“诗性书写”的状态,在明清之际,随着巨幛大幅悬挂式书法的创作方式的兴起而式微。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文言语境的消退,以及毛笔从日常书写工具的行列中渐渐退出,这种诗性书写的传统几乎断流。而如今,随着书法“创作”围绕展览而进行的模式日渐普及,诗性书写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追求诗性书写的行为本身也成为一种颇为残酷的浪漫了。
朱中原
发表于 2007-11-22 16:00
原帖由 虫甬 于 2007-11-22 14:5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朱兄将自己的字定义成“自由主义书法”的说法,让我想起了自己前几天在一篇文章后记里中所憧憬的“诗性书写”,不妨粘贴出来,请批评指正:
诗性书写
对于书法,我的内心一 ...
你所说的“诗性书写”很好!“诗性书写”也不单单指书法创作,它可以应用到一切的艺术创作中去。“诗性书写”的提法应该是来源于西方的哲性诗学,这个词听起来很玄妙,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追求心境的自由、恬淡和情趣,从这里去寻找到艺术的感觉。
我所说的“自由主义书法”那是随便说说而已,有那么个意思就是,千万不要将其当成了一个学术名词阿,否则又要被人批判的。
兄是个很有文学感觉的人,祝进步!
柳青凯
发表于 2007-11-23 14:25
读过对话,又见过朱兄作品,感觉朱兄的书法空间有问题,行草书难在空间,这个空间从哪里来,当从古法中来,三个月写一回我想再高的才情也无济于是.
意见相左,还望赐教.em13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7-11-23 17:20
好字
中原的书法有内秀,起点高,略带着点板桥的六分半,像“高”“何”等字的不自觉流露,可以把自己对书法的认知写出来就非常不简单,这和曹宝麟先生、梅墨生先生有的一玩,中原兄一定要坚持
朱中原
发表于 2007-11-23 17:37
原帖由 柳青凯 于 2007-11-23 14:2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读过对话,又见过朱兄作品,感觉朱兄的书法空间有问题,行草书难在空间,这个空间从哪里来,当从古法中来,三个月写一回我想再高的才情也无济于是.
意见相左,还望赐教.em13
谢谢高人指点!哈哈!再探讨!em13
[ 本帖最后由 朱中原 于 2007-11-23 17:4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