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明华
2)齐玉新
此二位为宣传,宏扬书坛盛况而奔忙。 王镛:
王镛在离开中国书协以后,似乎始终担任“影子”书协的主席,有着无数的拥趸和“粉丝”。几届“流行书风”展览的成功举办,显示了他的影响力,形成了中国书协展览分庭抗礼的格局。王镛成为九届国展的评委,颇有些出人意料,是其经不住诱惑意欲“回归”正统?还是预示着中国书协已经成功“招安”各路诸候?让人颇费思量。
刘正成:
在远离中国书协核心层多年之后,刘正成在2007年似乎有太多的话要讲。在年初当上国际书协主席,在年终又洋洋洒洒畅谈中国书法的昨天今天明天。个性张扬的他,依然个性张扬,这又何必?
孙伯翔:
小品300元惠及网友,加上两大知名网站的侵权之争,让孙老体味了一把网络的威力。九届国展魏碑楷体的大放光彩,使得孙老一代“宗师”的地位得到了固化和强化。
陈绍基:
广东省一掷千金承办九届国展,让陈绍基这个“地方诸候”走到了前台。然而,随着九届国展的尘埃落定,陈绍基以及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会被人所淡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何豪:
若干年以后,九届国展可能让人记住的只有“何豪事件”。疑似的代笔,让何豪从“探花”位置跌落。中国书协此举尽管有着几许尴尬,但其积极效应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因为公正是当前书坛最需要的。
天生书呆子:
从年初到年末,“愤青”天生书呆子似乎一直在批评、在批判……“***国展”之后,天生书呆子宣布退出江湖。天生书呆子是许许多多体制外书家的代表,其声虽弱,但其情可亲、其意可敬。明年,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天生书呆子,因为书坛少不了他们。
宋华平:
张海以“藩王”身份升迁“正统”以后,河南书协将由谁来掌舵?宋华平的入主,既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曾经辉煌的河南书协,在宋华平的领导下能更进一步吗?书协换届以及副主席大选的摆布,让人对此不无担忧。
孙晓云:
一本《书法有法》,一次中国美术馆的展览,让孙晓云成为女书家的“一姐”。然而,今年以省书协副主席身份“下嫁”南家书协主席,却因公开信事件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公开信内容似有偏颇,让孙晓云很“受伤”。但这不是孙晓云的尴尬,而是整个体制的尴尬。
何应辉:
何应辉以及他所领导的四川书协,一样的平和、一样的敦厚。相较河南、江苏、浙江书法大省的“乱象”,四川书坛在过去一年可谓波澜不惊。何应辉似乎以一种“无为而治”的理念和手段管理着四川书坛,其实这正是其他地方诸候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何应辉的影响力即在于此。
崔志强:
崔志强很具“篆刻相”,脸上的皱纹犹如刀刻斧凿一般。一部《疯狂的石头》成就了宁浩。同样 “疯狂的石头”成就了崔志强。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的成功举办,让人们对今后篆刻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以上属一家之言,难免有偏颇、失当甚至错误之处,敬请批评,但笔者将不作任何回复,请谅。
[ 本帖最后由 半俗斋 于 2007-12-4 21:04 编辑 ] 必须要提——何豪!
还有:王镛、孙晓云、陈绍基、刘正成。
haixuan bu hao xuan
haixuan bu hao xuan 占座我提下面几位
天生书呆子郑维江
王镛
沈鹏
崔寒柏
大家要公平公正哦
不能带个人主观主义哦em12 em12 崔志强王镛
陈绍基
李刚田
刘正成
萧风
孙伯翔
李国胜
郭心得
何豪 王镛
刘正成
孙伯翔
郭心得
一痴
何豪
张海
我
陈振廉
王义军 我提名青凯,柳青凯,理由是,当网络上一边倒地反书协的时候,青凯坚定地站在书协一边,为书协讲话,他是书协的网络代言人,是正义正气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