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刀客
发表于 2007-12-22 20:53
****要大胆舍弃一些“俗”的东西,“去俗”是一种升华,但功力不到,眼界不高,雅俗不分,可能会把好的东西也一起舍去。有些人的学习如滤豆浆,滤掉的是精华,留下的是糟粕;有些人的学习则如漏斗,好坏一起抛弃,辛苦一场,什么也没有的到。聪明的人如入山拣宝石,除了宝石,别的不屑一顾。
****不动脑筋,不停的刻,犹如旗杆,再高也高不到那里去: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化精力,犹如筹建一大片广场,广则广矣,可一定无所建树。书画篆刻
文学诗词、考古、文字学、音乐、舞蹈、戏剧、美学、哲学,全面修养,一切为了篆刻创作服务,则犹如有深厚基础的巍巍金字塔,那光辉的顶端正在向你闪烁着光芒。
(A)刀客
发表于 2007-12-28 11:33
****一种风格、一种手法在形成之初、大都是幼稚的,特有自己的生产、发展、成熟的过程。不要自惭形秽,只要方向对头、加上勤学苦练,它总有瓜熟蒂落的时候。
(A)刀客
发表于 2007-12-28 11:59
****从习惯手法的反面找找途径,或许会开拓出新的领域。一个阶段后,从相反处找蹊径,既俗云“矫往必须过正”。经年累月习惯于一家之法 ,易生积习,提高也慢。而一涉及生疏的技法,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感,兴奋感,往往吸收极快。
(A)刀客
发表于 2007-12-31 21:18
****自己找一些成组的题材,在纸上认真设计印稿,然后听取行家的批评意见再修改,如此长期“纸上谈兵”可以使你的创作思路锻炼得异常活跃,创作能力必然会大大提高。
真心
发表于 2007-12-31 21:20
好见解。em1 em1 em1
(A)刀客
发表于 2007-12-31 21:46
原帖由 真心 于 2007-12-31 21:2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好见解。em1 em1 em1
学习的吴先生的
(A)刀客
发表于 2008-1-1 20:09
*****秦汉以来的玺印,为篆刻艺术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明清两代先贤继承秦汉玺印的优良传统,自出新意,流派纷呈,大家辈出。历代名作成为我们学习篆刻艺术的优秀典范。
(A)刀客
发表于 2008-1-1 20:09
*****杰出的篆刻家往往能在方寸之间,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技巧,高度的美学修养、独特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统一。一种丰富的艺术修养,无疑是每一个有志于艺术学习的朋友们,都应该努力来汲取,然后,通过理解来化为自己的血肉的。
jzdcwl
发表于 2008-1-1 23:15
学,学,学,再忙也要学,才能进步!
(A)刀客
发表于 2008-1-2 10:07
原帖由 jzdcwl 于 2008-1-1 23:1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学,学,学,再忙也要学,才能进步!
em13 em13 em13 em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