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37
1992年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和邓小平一起会见著名科学家苏步青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37
退休后的朱镕基和妻子安然恬淡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40
镕基视察《焦点访谈》工作
为《焦点访谈》栏目题词
1998年10月7日下午,朱镕基到中央电视台视察。
白岩松在《中国青年》上撰文透露:当时,对于朱总理能不能给我们题字,我们没抱太大希望,因为知道,朱总理哪儿都不题字。
朱镕基说了很多鼓舞人心的话。他说:"《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我不敢说是最热情的观众,至少也是很热情的观众;既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同时也是义务宣传者。我在各种场合都宣传《焦点访谈》,尽管你们也没有给我推销费…"
朱镕基说:"《焦点访谈》以其良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舆论监督指出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反映群众看到希望。因此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都要支持舆论监督。"在后来和记者、编导的座谈会上,他还说:"我也接受你们的监督。"赢得大家的一片掌声。
那天的题词,是敬一丹代表全体编辑、记者向朱镕基提出请求的。"总理,您能给我们留下几句话吗?"朱镕基没有犹豫就拿起笔来写了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朱镕基写完后笑着对大家说,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是昨天晚上想了一个晚上,以至于血压都升高了。座谈会中朱镕基说了很多精彩的话语,其中一句尤其令人难忘:"我不仅喜欢《焦点访谈》,更喜欢焦点访谈现象。"
朱镕基非常关注《焦点访谈》的播出,连外出视察工作时也不忘观看。1998年10月20日晚,朱镕基在广西北海市迎宾馆就餐。突然之间,他面沉如铁,停箸不食。当时正是《焦点访谈》播出时间,正在播放山西运城地区水利渗灌工程弄虚作假案。看罢该案,朱镕基沉默不言,夫人劳安劝他多吃一点,他将饭碗一推,低声说道:不吃了!可见其爱之深、恨之切啊!
舆论监督是监督和制约权力的锐利武器,威力是不小的。不少F•B分子"不怕上告,只怕见报"。高层领导人支持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朱镕基为《焦点访谈》的题词,无疑是给了新闻媒体"尚方宝剑"。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43
题写片名《相伴永远》
2000年5月22日,中央召开了纪念李富春、蔡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朱镕基参加了座谈会,并作了讲话。最后,朱镕基脱开稿子动情地说:"我1952年11月份到国家计委,因为工作关系,我当时能够见到富春同志,能够参加高层会议……我那时参加工作不久,确实感到如饥似渴向老同志学习啊……我当时确实是充满了对富春同志的敬仰,我始终把富春同志作为我的前辈、我的师长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说到这里,外刚内柔的朱镕基哽咽了,场面异常感人。
一直沉浸在已逝岁月里的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心里怦然一动:能不能请总理为父母的电影题个片名呢?会议结束时,她对朱镕基说:"朱总理,我非常感谢您刚才的一番讲话,父亲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的。我有个请求,想请朱总理为我父母的电影题写片名,好不好?"
朱镕基点头答应了:"好,你们电影叫什么名字?"
"相伴永远。这是电影资料,现在在拍摄。"李特特说着将一个大信袋交给了朱镕基。
当天晚上,朱镕基的秘书就给李特特回了电话:"总理从不题写片名,但由于对两位老人的深厚感情,这次破例。但不能署名。如果同意,他会尽快题写的。"
一个多月后,一幅苍劲有力的题字送到了李特特的手里,还附了亲笔短信:"李特特同志遵嘱草书两幅,请予选用,书法拙劣,贻笑大方,聊表寸心。朱镕基七月十七日。"
于是,第一部朱镕基题写片名《相伴永远》的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相关报道: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44
题写片名《相伴永远》
2000年5月22日,中央召开了纪念李富春、蔡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朱镕基参加了座谈会,并作了讲话。最后,朱镕基脱开稿子动情地说:"我1952年11月份到国家计委,因为工作关系,我当时能够见到富春同志,能够参加高层会议……我那时参加工作不久,确实感到如饥似渴向老同志学习啊……我当时确实是充满了对富春同志的敬仰,我始终把富春同志作为我的前辈、我的师长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说到这里,外刚内柔的朱镕基哽咽了,场面异常感人。
一直沉浸在已逝岁月里的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心里怦然一动:能不能请总理为父母的电影题个片名呢?会议结束时,她对朱镕基说:"朱总理,我非常感谢您刚才的一番讲话,父亲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的。我有个请求,想请朱总理为我父母的电影题写片名,好不好?"
朱镕基点头答应了:"好,你们电影叫什么名字?"
"相伴永远。这是电影资料,现在在拍摄。"李特特说着将一个大信袋交给了朱镕基。
当天晚上,朱镕基的秘书就给李特特回了电话:"总理从不题写片名,但由于对两位老人的深厚感情,这次破例。但不能署名。如果同意,他会尽快题写的。"
一个多月后,一幅苍劲有力的题字送到了李特特的手里,还附了亲笔短信:"李特特同志遵嘱草书两幅,请予选用,书法拙劣,贻笑大方,聊表寸心。朱镕基七月十七日。"
于是,第一部朱镕基题写片名《相伴永远》的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相关报道:
题写“不做假帐”
2002年11月19日,朱镕基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演讲时透露,由于字写得不好,很少题词,但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4个字:"不做假帐"。他说:"我希望每一个中国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永远都要牢记这4个大字!"而且这4个字他写了两次:
2001年4月16日,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的校训是"不做假帐";同年10月29日,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题字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46
em2 em2 em2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48
朱镕基在视察济南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时题词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48
朱镕基于1996年6月30日在视察天水时的题词
相关报道:
山中老人家
发表于 2008-1-17 17:49
朱镕基视察太昊陵后题词
伴黔居主
发表于 2008-1-17 19:58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