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来之笔 发表于 2008-3-7 01:00

短长肥瘠各有态

——著名书法家陈大福书画艺术印象

                                                                                                               张建刚

命运之神往往垂青于那些具有禀赋又有韧性的人。陈大福的书法艺术之路就昭示着这样的大巧若拙状。
让时光倒退半个世纪,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年佝偻着腰身,在阴暗潮湿的巷道里挖煤谋生,并在懵懂的状态下编织着自己的理想之梦。尽管与现实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可褴褛下的童心翱翔在艺术的世界里。
当历经磨难长成一个彪形西北汉子时,在西藏雪域高原边卡哨所凝视着白雪皑皑的神女峰,山的凛然与地的雄浑,坚定了对他艺术的不懈追求,书法腾挪的线条在脑海里有了生动的具象。
对一个出身于贫困家境的农家弟子来说,学识的养成须付出比常人数倍的努力。于是,陈大福在金川公司职工医院任药剂师、主管药剂师的30多年时间里,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书法艺术的痴迷犹如狂人。
夏秋之际,他闻鸡而起,一手提水罐,一手把狼毫,在自己工作间前面100多米长的水泥台阶上一笔一划地临摹字帖。夕阳西斜,两个馒头匆匆下肚,又在滚烫的水泥台阶上找到了情感的宣泄点,直至暮色四合才恋恋不舍地收笔。风雪肆虐的季节躲在陋室里,大抓笔饱蘸淡淡的墨水,在一沓沓草纸上肆意挥洒。他用自己丰厚的生活底子去揣摩颜真卿、王羲之、张旭、欧阳洵、怀素等历代名家手迹的艺术意境,感受他们创作时迸发的***,体验书法大师神采高鶱的情致,达到撷采盈菊的效果。有人粗略做过统计,一个休息天他竟然写了一万三千个字,真谓“朝骋鹜于书林乎,夕翱翔乎艺苑”。
为了拓展书法艺术的视野,陈大福利用三年业余时间,自学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梳理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审美情趣的演化轨迹,走向了用熟赖于心的名家简淡蕴藉和洒脱雅致的笔锋,精道地揉捏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之路。
“学问勤中得”。经过锲而不舍地历练,陈大福终于叩开了书法艺术殿堂大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90年书写的行书《醉翁亭记》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两万多册,受到了读者的赏识。一些热心的读者给他写信,热情地称道他的书法骨力遒劲,洒脱厚重。尤其欣赏他用笔飞舞奇逸,赋予音乐旋律之美感和舞蹈飘逸之美奂,瞬间把人带入一个虚幻飘渺的艺术世界,领悟到了情感的真挚和自然的清新。一些书法艺术界的同人溢美之辞张扬,说他的草书悟于怀素的神韵和笔力,显示了暴风骤雨的豪放之气,似乎把沸腾的内心世界跃之笔端,在激烈地碰撞之后倏忽又归于平静,缓缓的给人以志趣幽怨和曼妙思绪,把用线条架构的书法艺术推向让人徒增效颦之恨的意境。
对此,陈大福只是莞尔一笑。他知道艺无止境,自己的书法作品仅仅是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与颜真卿要求的“点划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尚有相当的距离。嗣后,他潜心攻读书法艺术理论书籍,在心灵上打通书法艺术与中国典籍休戚相关的通道,致力于自己的书法不但在外形上,而且在蕴涵上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为此,他依据对书法艺术的透彻理解,撰写了《书法妙在执笔取势和美在线条求意》《执笔的基本方法》《千万毫毛随我指挥》《三者兼备,然后为书》《古今不一法,千人不一体》的书法论文。这些论文不仅论证了执笔取势和线条求意的因果关系,还讲述了自己力求神形兼备的书法创作经历。通过专家的审读和书法界的传阅,均得到大家一致好评,认为论文既有书法艺术认识上的远瞩性,又有引领实践者的操作性。
陈大福的书法艺术声名鹊起,1994年在纪念朱德元帅诞辰108周年的全国诗书画印大展中,一幅中堂获得一等奖;全国历史文化古城著名书画家大展中书写的隶书对联荣获银奖;桂林杯国际书画大展中草书荣获一等奖。因在书画界成绩突出,1996年由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资格审定委员会授权,并由中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6个国家及世界上有影响的艺术团体共同认定,授予陈大福世界书画名人,其作品选入《世界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部分作品及传略收载20余部典籍中。
古人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在此,“法”讲的是规律法则,而“妙”指融会贯通,妙出心裁。“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陈大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书法的“妙”达到了跌宕遒丽的境界。其作品不但刊登于国内知名的《书画三十年史志》《中国艺术大家》《中国艺术》《一代大师》《大师墨宝》《走向世界十大书画大师》《奥运之歌走向世界的书画大师》等书画期刊,而且约稿不断,求字者甚众。以上刊物在介绍他的作品时,众口一致地给予极高评价。《中国收藏》在2007年的第6期中,对陈大福的赞誉表达了刊物的共同心声。《中国收藏》的评价为“陈大福的书风骨气劲峭,端庄清美,运笔高古朴雅,隽永飘逸。观其笔势,走劲时如小桥流水依依丝连,缠绵曲人,时而纵意洒脱,笔游云间,摒弃牵丝挂缕。笔意清新自然,在运笔如飞间包蕴神采。其书富有情趣,字体结构儒雅清逸,整篇气韵通贯,深藏古意而多有变化,实为厅堂雅室之添彩佳品”。
《中国收藏》评语中的一句 “整篇气韵通贯,深藏古意而多有变化”, 可以说是切中肯綮。陈大福是一个多元展示风采的人瑞,书法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算是业余爱好,他的主业是“悬壶济世”。从大型职工医院提前退休后,他开设的中医诊所就诊者络绎不绝,周边县市慕名求医者源源不断。他对这些患者不但给予精确地对症治疗,而且针对当前看病贵的社会现状作到收费低廉,彰显出一副慈悲为怀的侠义心肠。久而久之,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融会在了他的书法作品中,不仅有了一种遗风遗泽的古意,且渗透出缕缕关注民生的殷忧,使书画艺术在时空上与古人倡导的沉雄悲壮一脉相通,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不言而喻,陈大福在传统医学上也成绩斐然。多年来发表和交流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荣获杰出论文奖1次,国际金奖3次,卫生部全国首届疑难病症研讨会上荣获2等奖1次。论文选入《国际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世界优秀论文选要大全》《世界传统医学杂志》《世界传统医学博士论文集》《世界传统医学哲学博士论文集》《临床与理论研究》等书籍中。由于论文多次在世界传统医学杂志上发表,获得了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继续教学籍卡,通过自学学完规定的大学本科全部课程,经过学分考试合格被纳入学员的第一档。之后,经严格地水平测试,并对提交的论文评鉴学分,经美国传统医学科学院研究院对其学历、经历、业绩,并结合远程教育的成绩及所提交的哲学博士论文综合资格评鉴后,被授予世界传统医哲学博士资格评鉴学位证书,所评学分获美国国家研究生继续教育委员会认可。同时,他被中国文化研究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接纳为委员及国际委员,世界传统医学博士联谊会会员,WTHO世界传统卫生组织授予杰出学者。
陈大福的书法艺术同样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原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甘肃筹委会会员、南岭书画特聘书法家、东方美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总网签约书画家。2008年伊始,他又被中华全国爱国教育促进会、中国国际经济文化研究院授予中华艺术权威专家,并被聘为中华爱国主义形象大使。
回顾陈大福书法艺术的心路历程,不难看出他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对应了人类最普遍最执著的一种心态:改变命运。

                                 2008-1-18

神来之笔 发表于 2008-3-7 01:06

回复 #1 神来之笔 的帖子

实在不好意思,第一次发稿,把作品发重了呵呵

神来之笔 发表于 2008-3-20 00:00

陈大幅作品欣赏

陈大福甘肃省 金昌市 金川公司职工医院 电话;0935 --3607691

神来之笔 发表于 2008-3-20 00:03

陈大幅作品欣赏

陈大福甘肃省 金昌市 金川公司职工医院 电话;0935 --3607691

春翔 发表于 2008-3-20 00:57

em1 em1

逸墨斋 发表于 2008-3-20 17:53

em1 em1 好

黔灵居士 发表于 2008-3-30 21:40

em2 em2 em2 em2

万盛贾秀平 发表于 2008-4-2 15:01

em5 em5 em1 em1 对应了人类最普遍最执著的一种心态:改变命运。
em5 em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短长肥瘠各有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