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君 发表于 2008-3-27 10:30

赵士英老师的文章


有源活水赏新篇
——写在范永庆所作《说文部首(大字本)》一书读后
赵士英
丁亥岁杪,我的好友、书法家范永庆先生,持赠一册他的论书力作《说文部首(大字本)》。这是一本由浅入深、解析小篆书体的好书,是非常详尽而又实用的学习小篆书法延革及法度的极好的教材。
小篆即秦篆。自秦统一六国,“书同文字”,李斯书碑刻石昭示全国以来,已历数千年。为当时传递信息的规范字体。由于历史的演进,如今已作为一门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而独立于世界艺林。
范永庆先生家学渊源。其大父范明甫先生精于碑版学研究,富于收藏,并在甲骨、金文的考据上有颇深的造诣。在明甫先生的发蒙和极富文化气息的家庭熏陶下,永庆先生自幼即酷嗜翰墨。及长又列津门耆宿李鹤年先生门墙,学业精进,得鹤年先生秦篆书法之精髓。他积数十年从事小篆创作和教学活动的经验体会,简明扼要地在此书中做了归纳和总结。
这本书以秦小篆为本,首先,将《说文解字》中540个汉字部首逐个用音、形、义进行详解,使读者了解汉字的源流。从小篆的书体上溯到金文、甲骨。同时参阅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的考证文章,使其内容更加详实而又通俗易懂。其次,书中还阐述了学习篆书的要义和法度,并在篆书书写的技法上颇费周章。他用古朴、清丽、规范的体势把540个部首精书出来,并做了详细的分解和示范图例。
初稿杀青后,永庆先生又多方征求了书法名家、文字学家的建议和意见,对本书的内容做了充实和提高。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其发扬光大,是永庆先生的夙愿。他摈弃了世事的烦嚣、利益的诱惑,潜心地在“临帖—读书—悟道”这条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在实践中取得了经验和成果。加之永庆先生对书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厚的学养,因此才有此书的出版。
《说文部首(大字本)》的出版,填补了在书法领域中对篆书学习上感知上的空缺。这对于乍涉书道的初学者,不啻是一部很精到细微、浅近易通的启蒙教材。
永庆先生为人低调、勤奋而又谦逊。此书的出版,只求为书法事业一尽绵薄,不想张扬于艺林。余平生不藏人善,故作此文而揄扬之。



2008年3月2日南窗灯下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8-3-27 23:58

em5 em5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8-3-27 23:59

em5 em5

东丽书法 发表于 2008-3-28 08:5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4 em1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赵士英老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