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书法》增修一二
改在第二楼处[ 本帖最后由 强行提臀 于 2008-3-28 23:34 编辑 ] 增修一些内容,顺便顶一豁!
………………………………………………………………………………………………
《发现书法》是鄙人思考书法后所写的一篇提纲性文章。如要完全展开,所花时日、所耗精力、所需资料都是现在的我无法负担的。因此都只能浅尝辄止。近来,对其中部分内容有所损益。搜列出来,看看效果。
加三段话(位置未确定):
一、有人在经过1、2、3……N个步骤的思考后得到一个结论。如果该结论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第一步是应当首先被置疑的——第一环节容易出现疏漏,该环节疏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其他环节更为严重。然而,缺乏对第一环节出现错误可能性的反思才最为致命。
二、对书法的认识过程伴随着对个体自我、人类自身、外在世界的认知。这和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所会遇到的问题一样。凭空地冥思和猜测只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不可琢磨。因此,须在反复地比较和衡量中来确定自己思维的归属。
三、给书法下定义的做法是有风险的。倘若仅仅将其囿于关乎毛笔的范围内,则意味着只有一种规则——一种类圆锥体书写工具为核心的“游戏规则”得到了承认,这无疑将一个庞大的群体排斥在外。如此,则人为地为书家划定了一个本不存在的圈地。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已知书家的权威和利益。
反驳三个不当的观点:
O 汉字是群众发明的。略
O 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 / 和定义有关。略
O 书法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线条内部运动的复杂性。
如果说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主要在源于其线条内部运动的“复杂性”,且该“复杂性”是指较同类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而言,书法作品线条生成和变化的无规律性的话。那么,这种用之以判断其为复杂的标准是应当受到置疑。至少,所谓的这种“复杂”也不尽如人们所感觉的那样不可琢磨。它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复杂性”也非书法艺术魅力的根源所在。因为这种区别于其他无规则运动的无规则运动肯定存在着自身的特点,而该特点对于书法艺术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加一节:
影响中国文字、中国书法形态特征的几个因素:
字源因素;
美化意图;
实用性;
书法“资料”;
类态模仿;O
其他。
研究的价值在于……
增加一个标题《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增加 书法意义系统:书法就好像中国这个巨人的一处脉搏,观察它的跳动,对于查察“中国近代权丧国沦”的原因很有裨益。有趣的是,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受外界冲撞,各个领域内激扬反复,而书法成为为数不多的阴暗角落之一。这个未曾被打理过的角落虽然积满尘埃,却成为我们不可多的珍贵标本。研究了它的变化脉络,很多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微观层次的从未受到人们注意的东西,将清晰的呈现出来……
[ 本帖最后由 强行提臀 于 2008-3-28 23:33 编辑 ] 玉不琢不成.............................................................. 原帖由 dou_客龙 于 2008-3-28 20:2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玉不琢不成..............................................................
人不学不知……
莫非……? em2 em2
>>>>>>>>>>>
face9 face9 em1 em1道家玄真大师的书法
玄真,俗姓张、名晋,西岳华山玉泉院道家弟子,其余不详。偶偶得其手迹,感到很惊异,真是世外有人啊,一个默默无闻的化外人士,这笔字不下于名动天下的某某名家吧!请大家欣赏品评!!!!!! em1 em1 em1 关注!!!!!!!!!!!!!!!!!!!!!! 谢谢关注!em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