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傍上毕业证?
“通不过书法水平测试的学生,将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华中科大武昌分校近日正式下文,将学生书法水平与毕业证挂钩。此举引起师生热议。 书法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象,一向被冠以“艺术”的头衔,并以“风雅”的身份周旋于文化精英阶层和其他上流社会。“博大精深”这个词不仅为书法蒙上了神秘而 高傲的面纱,而且使其内涵惹人遐想。然而华中科大武昌分校把这层面纱揭了下来,并给她贴上了一个通俗标签:测试工具!不知这位“老艺术家”是否有“不知所措”与“大材小用”的尴尬与羞辱感? 笔者的疑惑在于:所谓“书法水平”的支撑点在哪?既然是水平,就要有参照物,那么,拿哪一派别的书法来作标准比较好?书法因为其特殊的艺术性,标准的选择必然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哪一派别才代表了水平?是颜真卿的楷书,还是怀素和尚的草书?是上古篆书,还是中古隶书?恐怕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吧。既然这样,会不会带来这样一种僵局:学生通过测试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主观标准?京剧进课堂还好只有一种,而没有昆曲,河北梆子等等其他,——而书法标准呢?是只有一种吗?若只有一种,恐造书法就无法成其为“艺术”了;若不止一种,那么这标准又如何能统一呢? 弘扬国粹,继承传统本来是很好很强大的一件事情,但一味强调以行政条文来强制实行,必将给人如鲠在喉的厌恶感,再加上与学生的毕业证强制联系再一起,适得其反,令人担忧。传统艺术自有其魅力与含蓄之美,它吸引人之处在于潜移默化的无形魅力,太过粗暴的“攻击状态”,不仅使其美感破坏殆尽,也使得其威严庄重大打折扣,显得小家子气十足。书法艺术从来不需要低三下四,也无须用这种强硬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书法,一言蔽之:从容淡然,足矣,何劳将其绑缚在“文凭”之上! em6 em6 em6砸想的哦 em20 em20 em20 em20 em20 em20 em20 em20 em20 em20 em6 em6 em6 em6 em6 em6 em21 em21 em21 em18
过分了!
过分了
过分了,过分em4过分了
过分了 em14 em14 em6 em6 em6 em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