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列 发表于 2008-4-15 17:57

一封特约征稿函的四种处理方式

一封特约征稿函的四种处理方式
                                                                                 杨卫列

    公元2008年,在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150天的那一日,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各自收到了一封特约征稿函。这封特约征稿函是由北京中华世纪名人艺术中心发出的,函上称,本次征稿活动的主题是“我为奥运添光彩”,为了保证其高质量、严肃性和权威性,主办单位决定不面向社会广泛征稿,而是采取向知名书画家特约的形式来进行,希望收到此特约征稿函的知名书画家们踊跃参与,为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尽自己的一份力,献出自己的一份爱,云云。

  张三收到这封特约征稿函后,看了又看,兴奋不已,说:“我终于成为知名书画家了。瞧,人家都给俺发来特约函了,哈哈!”张三陶醉在“知名”的光环中,完全忘了自己身在何处。陶醉之余,张三赶忙按照特约征稿函的要求寄出了自己的简历和精心创作的两幅作品,随之一同寄出的还有那部未来的豪华作品集的优惠购书款368元。

  李四收到这封特约征稿函后,瞧了又瞧,欣喜之至,说:“我终于成为知名书画家了。看,人家都给俺发特约征稿函了,嘿嘿!”李四沉醉了,李四把特约征稿函的正文供奉在自己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一有人来,便说“你看你看,人家给俺发特约函了”,全然不提及那368元的事。每当人家投来羡慕的眼神时,李四感觉舒坦极了。从这之后,李四便在自己的艺术简历中赫然添上了隆重的一笔:曾特约为北京中华世纪名人艺术中心主办的“我为奥运添光彩”书画活动创作书法精品。

  王五收到这封特约征稿函后,看都没看,刺啦刺啦几下,便将其撕得粉碎,然后掷向身边的废纸篓,嘴里还恨恨的说:“小样,这点小伎俩俺见得多了,无非是打着弘扬书画艺术的旗号,以纪念某位名人或庆祝某种活动等为名义,以骗取不义之财为目的,以乱封帽子为诱饵,诱使那些涉世不深者、徒好虚名者上钩。不过,想要让俺上钩,你还嫩了点,哈哈,哈哈哈哈……”

  赵六收到这封特约征稿函后,看了又看,并把它与以前收到的类似的特约征稿函比较了又比较,叹息道:“怎么这么点小伎俩总会有那么多的书画爱好者上当呢?为了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我必须做点什么了!嗯,就这样。”于是,他结合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社会特征,剖析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参与心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撰写了一篇挺有分量的分析文章,投诸报刊。他想,自己这样做,也算是为书坛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为广大的书画爱好者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 本帖最后由 杨卫列 于 2008-4-15 18:45 编辑 ]

张太文 发表于 2008-4-15 18:46

em1 em1 em1 em1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8-4-15 18:54

em5 em5 em5

戏墨斋 发表于 2008-4-16 10:00

em1 em1

慕书氏 发表于 2008-4-16 16:35

em1 em1 em1

刘莫善与 发表于 2008-4-16 21:52

最近书友要防骗

    请到“休闲茶舍”看看俺写那篇小相声“参赛记”,和杨先生写的情况一样,最近一些骗子借奥运会活动频繁。我今天就接到北京一个电话,说是一个什么大赛,出作品集一个人占一个页面,收费1980元。大家千万不要上当!em14 em14 em14

[ 本帖最后由 刘莫善与 于 2008-4-16 22:25 编辑 ]

书道小济公 发表于 2008-4-17 08:03

除了展览还是展览,骗钱的都没有新手段em23

薛明辉 发表于 2008-4-17 09:19

我现在连打开的兴趣都没有了。

查学东 发表于 2008-4-17 10:25

好,
为尔鼓掌!
em1 em1 em1 em1

小刀破 发表于 2008-4-18 18:17

只要索取的,全部骗人的.face9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封特约征稿函的四种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