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书家吕伟涛获“墨如金.古典诗歌.诗书画印创作大赛”三等奖
首届“墨如金.古典诗歌.诗书画印创作大赛”为弘扬中华文化,广东电视台与广州墨如金诗书画院合作,拟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墨如金古典诗歌创作大赛”的大型文化活动。
首届“墨如金.古典诗歌.诗书画印创作大赛”包括诗、书、画、印四项大赛,第一项是指今人用“古典诗歌”形式创作的原创诗歌,后三项分别是指表现内容为古典诗歌或今人创作的古典诗歌的书法作品(不含硬笔书法)、国画作品及篆刻作品。
“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首届“墨如金.古典诗歌.诗书画印创作大赛”是“笔墨当随时代”的体现,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盛举。
一、大赛活动细节
主办单位: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
广东广播电视书画院
广州墨如金诗书画院
承办单位:广东电视台《文化珠江》栏目
活动时间:2007年11月28日至2008年5月8日
征稿时间:2007年11月28日至2008年3月28日
颁奖时间:2008年5月8日
奖项奖金:总奖金28万元
一等奖:4名,奖金120000元。诗、书、画、印各1名,每名奖金30000元,证书一份及大赛入选作品集两册。
二等奖:8名,奖金80000元。诗、书、画、印各2名,每名奖金10000元,证书一份及大赛入选作品集两册。
三等奖:16名,奖金80000元。诗、书、画、印各4名,每名奖金5000元,证书一份及大赛入选作品集两册。
入围奖:400名,每人得证书一份及大赛入选作品集一册。
投稿对象:全球华人及喜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人士。
作品要求:书法、国画、篆刻作品不限大小;但所有作品需交原作,篆刻作品交印石。评委组成:由国内外的诗书画印专家、学者及公证人员组成(名单另附)。
大赛说明:
1、所有参赛作品主办方有使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宣传,报刊出版,出版作品集,展出等权利,不再支付稿费。
2、获奖者自行报税,主办方不负有责任。
3、大赛主办方将在入选作品中选取合适的作品,在广东省内选一名山将作品刻碑保存并为世人开放参观。
4、入选作品主办方将编印成画册出版。
5、所有参赛作品全数进行公益拍卖,拍卖所得资金分为二部分使用,一部分资金用于建树本次活动的碑林,另一部资金投入于社会建造本次活动的希望小学。
6、如发现并经证实参赛作品有违反著作权或版权者,主办方将取消获奖者资格,奖
及证书一并收回。
投稿地址:
中国广州市环市东路331号广东电视台《文化珠江》栏目
邮政编码:510066
注:封面注明“诗书画印大赛投稿”,请自行包装好邮寄。
询问电话:020-61293572,传真:020—61293321
二、活动宣传及出版
1、2007年11月28日起至2008年3月28日止,在我台的电视媒体密集播出本次活动的征稿电视宣传片。
2、我台文化精品栏目《文化珠江》不定期跟踪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
3、我台重点报导2008年5月8日的颁奖活动。
4、《文化珠江》对获奖作品和作者进行专访报道。
5、主办方将于2007年12月初开始在国内主要媒体、相关行业媒体及互联网上发布征稿信息。
6、颁奖当日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主要媒体、相关行业媒体及互联网媒体进行报道。
7、颁奖当日主办方将发行本次活动的入选作品集。
8、颁奖当日主办方将在广州市择地举行本次活动的入选作品集展览。
三、媒体支持单位
新浪网、网易、中国篆刻网、香港书画报
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
2007.12.7
为弘扬中华文化,广东电视台与广州墨如金诗书画院合作,拟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墨如金古典诗歌创作大赛”的大型文化活动。
首届“墨如金.古典诗歌.诗书画印创作大赛”包括诗、书、画、印四项大赛,第一项是指今人用“古典诗歌”形式创作的原创诗歌,后三项分别是指表现内容为古典诗歌或今人创作的古典诗歌的书法作品(不含硬笔书法)、国画作品及篆刻作品。
“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首届“墨如金.古典诗歌.诗书画印创作大赛”是“笔墨当随时代”的体现,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盛举。
一、大赛活动细节
主办单位: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
广东广播电视书画院
广州墨如金诗书画院
承办单位:广东电视台《文化珠江》栏目
活动时间:2007年11月28日至2008年5月8日
征稿时间:2007年11月28日至2008年3月28日
颁奖时间:2008年5月8日
奖项奖金:总奖金28万元
一等奖:4名,奖金120000元。诗、书、画、印各1名,每名奖金30000元,证书一份及大赛入选作品集两册。
二等奖:8名,奖金80000元。诗、书、画、印各2名,每名奖金10000元,证书一份及大赛入选作品集两册。
三等奖:16名,奖金80000元。诗、书、画、印各4名,每名奖金5000元,证书一份及大赛入选作品集两册。
入围奖:400名,每人得证书一份及大赛入选作品集一册。
投稿对象:全球华人及喜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人士。
作品要求:书法、国画、篆刻作品不限大小;但所有作品需交原作,篆刻作品交印石。评委组成:由国内外的诗书画印专家、学者及公证人员组成(名单另附)。
大赛说明:
1、所有参赛作品主办方有使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宣传,报刊出版,出版作品集,展出等权利,不再支付稿费。
2、获奖者自行报税,主办方不负有责任。
3、大赛主办方将在入选作品中选取合适的作品,在广东省内选一名山将作品刻碑保存并为世人开放参观。
4、入选作品主办方将编印成画册出版。
5、所有参赛作品全数进行公益拍卖,拍卖所得资金分为二部分使用,一部分资金用于建树本次活动的碑林,另一部资金投入于社会建造本次活动的希望小学。
6、如发现并经证实参赛作品有违反著作权或版权者,主办方将取消获奖者资格,奖
及证书一并收回。
投稿地址:中国广州市环市东路331号广东电视台《文化珠江》栏目
邮政编码:510066
注:封面注明“诗书画印大赛投稿”,请自行包装好邮寄。
询问电话:020-61293572,传真:020—61293321
二、活动宣传及出版
1、2007年11月28日起至2008年3月28日止,在我台的电视媒体密集播出本次活动的征稿电视宣传片。
2、我台文化精品栏目《文化珠江》不定期跟踪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
3、我台重点报导2008年5月8日的颁奖活动。
4、《文化珠江》对获奖作品和作者进行专访报道。
5、主办方将于2007年12月初开始在国内主要媒体、相关行业媒体及互联网上发布征稿信息。
6、颁奖当日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主要媒体、相关行业媒体及互联网媒体进行报道。
7、颁奖当日主办方将发行本次活动的入选作品集。
8、颁奖当日主办方将在广州市择地举行本次活动的入选作品集展览。
三、媒体支持单位
新浪网、网易、中国篆刻网、香港书画报
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
2007.12.7
次大赛于本年3月28日止截稿,于4月10日正式进入评选阶段,评选地点设于广东国际大酒店(五星级)二楼国际会议中心。
本次大赛参赛作品数量众多,诗书画印来稿共三万多件作品,各项都涌现出不少高水平佳作。作品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海外地区,大赛基本有以下几大特点:
1.作品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各国等,显示出大赛的全国性及国际性意义。
2.参与投稿者遍布全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其中包括政府领导(副市长、局长等)、机关干部、企业家、专业艺术家、工程师教授、大中小学学生、儿童、工人、农民、解放军、华侨外籍人士等,年龄最高八十七岁,最小六岁。充分显示出大赛的社会性普及意义。
3.参赛作品质量、数量皆高。诗歌极具时代特色,内容及风格多元化,水准突出,其中不少是全国及省市地区各诗词协会的领导、名家、专家;书法实力极强,风格多样,其中不少是进入历届全展的专家及获奖选手;国画及篆刻都体现出相当的专业水平。显示出大赛专业性及学术性。
4.本次大赛书画印皆围绕古典诗歌意境为原创主题,显示了大赛的难度性,及中华古典诗歌地位的崇高性。
评选期间,全国各地诗书画印艺术名家、评委云集广州评选现场(其中有陈振濂、余正、徐续、李公明、方楚雄、欧广勇、周国城、蔡照波、刘佑局、洪楚平、蔡铧扬、杨克、梁晓庄、郭莽园、李平、范淳奇等等),由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记者全程跟踪采访录像,现场稿件如山,评审工作紧张而有序。经评委们多日来认真细致的严格筛选,目前评选工作已全部完成,现先将各赛项前三名获奖者名单公布如下。
诗
一等奖: 邓水明(广东)
二等奖: 欧广勇(广东)、林宣扬(澳门)
三等奖:李世镛(四川)、黄建琴(广东)、彭鹏(广东)
书
一等奖: 金泽珊(黑龙江)
二等奖: 黄俩吉(广东)、周寒筠(浙江)
三等奖:廖鸿业(北京)、徐强(浙江)、吕伟涛(陕西)
画
一等奖: 空缺
二等奖: 邓碧湖(广东)、曾海亮(广东)
三等奖:胡仕臻(广东)、张吉鹏(山东)、戚大成(辽宁)、霍国刚(山西)
印
一等奖:沈永泰(广东)
二等奖:龙锦营(广东)、陈庆伟(部队)
三等奖:黄玉林(广东)、李少斌(广东)、李国良(河北)
墨如金诗书画院
2008.4.24
http://www.zgsfj.com/images/default/top.gif [广告] 【兰亭画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