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開山之作"受損 暴露故宮管理漏洞
中國山水"開山之作"受損 暴露故宮管理漏洞五代時期畫家董源的《瀟湘圖卷》被畫史視為中國“南派”山水的開山之作,畫面描繪的是洞庭湖水鄉一角,意境寧靜而悠遠———然而這一國寶前不久在故宮展出時卻因水淋而受損。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謝辰生昨天接受早報記者採訪認為,這起事故的發生暴露了故宮文物管理的嚴重漏洞,可以肯定是人的原因。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幾年前赴臺灣展出時曾受到損壞,而最近,這一著名博物院的國寶級文物再次受到了損壞,不過,這一次並非在外地展出,而是在自家展廳內———故宮武英殿書畫館一直進行的“故宮藏歷代書畫展”上周二突然閉館一天,對外宣稱是因為內部裝修,而據中國文物網引述一位知情者的消息,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其中展出的一件國寶文物———五代董源的《瀟湘圖卷》原跡被展櫃上方的滴水淋濕,致使受損處裱紙開粘,受損部位正好在畫幅核心部位的舟船上。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謝辰生昨天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連說幾聲:“太可氣了!”並稱這完全是人的原因。
犯了書畫保存的大忌
《瀟湘圖卷》的作者董源是五代時期著名畫家,在中國藝術史上影響深遠。他的存世真跡極少,目前國內僅有三件,《瀟湘圖卷》現藏故宮博物院,《夏山圖卷》藏上海博物館,《夏景山口待渡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此次受損的《瀟湘圖卷》是故宮收藏的唯一董源真跡,屬于一級甲等文物。據中國文物網報道,故宮書畫展櫃中的滴水來自展櫃上方的空調換氣口,屬于設計缺陷。其實類似問題在這種展櫃上還有很多,如展櫃背板緊貼暖氣,導致冬季展覽書畫時出現文物變形或折裂現象;又如展櫃開關裝置不合理,擺放和收起文物時,很容易造成損傷。雖然相關方面曾向上級反映有關問題,但改進有限,隱患仍舊存在,這次滴水事故更是犯了書畫文物保存的大忌。
據稱,事故發生後,有關方面並沒有通報全院懲辦相關責任人,使相關部門人員引以為戒,以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也沒有採納專家提出的暫緩幾天展覽這件文物的正確建議,而是簡單處理後又匆匆將其擺放到展櫃中。故宮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北京媒體採訪時承認了《瀟湘圖卷》在展覽時因滴水的原因受損,並表示此事已經處理,滴水係加濕器產生,目前該加濕器已經關閉,但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 故宮重寶《瀟湘圖卷》遭淋毀
香港報章今天引據《京華時報》報道,五月九日,一網友在其博客中稱,故宮國寶級文物《瀟湘圖卷》在展出時,被滴水淋濕受到嚴重損壞。對此,故宮博物院表示,《瀟湘圖卷》原跡確實在展覽時因加濕器滴水造成損壞。
博客是一名叫「霓妤」的網友所發。霓妤在文中稱: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正在故宮武英殿書畫館進行的「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突然閉館一天,對外宣稱是因為內部裝修,而真實原因卻是因為其中展出的一件國寶級文物—五代董源的《瀟湘圖卷》原跡,被展櫃上部的滴水淋濕,致使受損處裱紙開黏。受損部位正好在畫幅核心部位的舟船上。
五月九日,記者就博客中提到的問題諮詢故宮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員說,《瀟湘圖卷》確實在展覽時,因為滴水的原因受損,但此事已經處理,滴水是由加濕器產生,目前該加濕器已經關閉,但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副研究館員劉衛東說,像《瀟湘圖卷》所遇情況,通過技術手段不難修復。
董源是隋唐五代時期著名畫家,在中國藝術史上影響深遠。他的存世真跡極少,目前國內僅有三件,分別收藏於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和遼寧省博物館。這件受損的《瀟湘圖卷》是故宮收藏的唯一一件董源真跡,屬於一級甲等文物,極為珍貴。 em5 em5 em5 em5 em2 em2 都是人的问题,人太多了罢。可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