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竹女教師以身護幼兒感動日本
棉竹女教師以身護幼兒感動日本來源:環球網
隨著中國地震救灾活動的深入,日本媒體對此的報道日益深化。從總的情况看,日本媒體這一次都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人道主義的立場上,而日本民衆對這次重大灾難也十分關注,故此其報道十分及時,幾乎和新華社,CCTV的新聞同步。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日本媒體比較客觀正面地報道了中國政府在救灾中的作用。例如,在Yahoo Japan的網上新聞中,用顯著位置登出了溫家寶總理用擴音器對廢墟中的幸存者喊話激勵的大幅照片,讀賣新聞社的攝影記者佐藤俊和從灾區拍回的圖片,則把解放軍與武警在艱難情况下奮力搶救灾民的情景帶給了普通的日本民衆。
昨天晚間,在6‘30的收視黃金時段,日本NHK國家電視台播出了對在日華人媒體《關西華文時報》賑灾募捐情况的采訪。該報黑瀨道子社長描述了在日華人「少吃一口飯,少喝一口水」也要全力支持同胞的情况,她認爲這其中受到長野奧運火炬傳送後,中國人愛國與團結精神高漲的影響。同時被采訪的還有到該報捐款數十萬日元的兩名日本低收入者,他們都是原在華日本遺孤的後代,其父母于戰後是在善良的中國人照料下才得以幸存幷返回日本的。他們表示,中國于自己有恩,現在是報恩的時候了。「中國也是我們的故鄉。故鄉遭灾了,我們心痛」,他們這樣說自己的心情。《讀賣新聞》在都江堰的記者竹內誠一郎發回的報道名爲《醫院損壞,人,藥,和機器都不足——四川大地震的醫療進展艱難》,他在文中寫道:「中國水電十局醫院」的醫生護士們,24小時不間斷地堅持工作著。救援工作在持續進行,而醫院前的道路旁排滿了臉部被覆蓋著的孩子們的遺體,護士們難過得涕泪交流,只能幫他們把小小的衣服整理得整齊一點。」
哀婉的語氣凸顯灾區急需救援的情景。在日本主流媒體的支持下,大量日本民衆都在爲中國震灾捐款和尋求更加直接的支援手段。《讀賣新聞》報道,日本灾害救護協會石井博章等工作人員,帶著救護犬到處尋找可以接受他們前往中國參加救灾的渠道,因爲沒有找到合適的受理部門而急切到頓足捶胸的地步。
其中,兩天來最讓日本民衆感動的報道,則是《每日新聞》女記者鈴木玲子今天從成都發回的報道《四川大地震--女教師付出生命保護園兒》。這篇報道描述了在綿竹市的一所幼兒園,當救援人員扒開廢墟,發現一位女教師時,她的姿勢是用自己的背承受著水泥板的重壓,身下却護衛著一個幼小的孩子。孩子活了下來,而 這位年僅21歲的女教師却沒能搶救過來。地震中這所幼兒園有三位教師遇難。
這則報道,在日本引發了劇烈反響。許多讀者紛紛致函或通過網上途徑表達對這位女教師的敬仰之意。 有的日本讀者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是慢慢地,慢慢地才明白這次地震的灾難之沉重,規模之難以抵抗。這位逝去的教師是拼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著孩子的阿。了不起,非常地感謝啊。有著同樣年齡孩子的母親向您表達敬意了。請安息吧,讓我們一起來爲這次灾難中所有逝去的人而祈禱。」
這段留言,短時間就引發了數千名日本人的響應和支持。
而其他的留言則這樣描述他們的心情。
「要是世界上都是這樣的人,世界就只有和平了。」
「自己做不到,所以對這樣的人只有敬佩。」
「日本在室戶颱風來襲的時候,也有爲就學生而死的老師,《嗚呼,吉岡老師》寫的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的老師永遠在我們心中。而人心不會因國境和人種而有所區別的。」
「仿佛是自己的孩子在瓦礫下哭泣,這種情形想一想也無法承受。這樣的動感情讓人見笑了。現在,對那些能够救的人,大家趕緊想辦法去幫助他們阿!全力以赴阿!快阿!拜托了!」
「這位令人肅然起敬的教師是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孩子的生命阿。老師和孩子都是一樣的生命,然而,如果想想那里是自己的孩子的情形。。。我若作教師也只有向這樣的人學習。表達全心的敬意,爲所有的死難者而祈禱。還在受苦的人們請堅持,救援就會來的。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阿,這絕不是隔岸觀火的時候!」
每一個這樣的留言,都得到了千百日本人的響應。
或許,這種這位女教師這樣無言的高尚與聖潔,最能喚醒人們心中的真情吧。 日本鬼子也有好人啊,就可惜了那个一狼,日本被他带坏了., 为死难者哀悼 为苦难者忻福
em18 em18 em17 em17 em17 em17 em17 em3 em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