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16 20:14
所以
既便是我们的学生天赋异秉
既便是我们的学习师从名家
但不过也只不过就是三五年
如此而矣
仅此而矣
对于未出校门的学生来说
他们欠缺的实在太多
对于复入校门的人来说
他们或许是又一次迷途
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16 20:14
入书法院校
受益的是院校
受益的是导师
可能受害的是学生
已经受害的是书法
搞这们的展览
博士们没有错
院校也没有错
组织者没有错
网络也没有错
发帖者也没有错
非要找个错的话
那就是骂人的人
骂人是永远不对的
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16 20:14
当下
展览越来越多越来越热了
也许会有更多名目的展览出台
比如“#####书法展”
不过千万别当真
看看热闹就是了
凡人多都追求名和利
网络讲求的是点击率
不玩点噱头
谁买你帐
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都为“合理”
这就是当今的“书法特色”
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16 20:18
真正的艺术往往都是苦难的,孤独的,压抑的,绝望的,是艺术家内心那种压抑、孤独、悲情的、矛盾的心理表达。
陈英
发表于 2008-6-18 21:04
展览会现在都是一个模式:请领导或者名人讲话(又臭又长,像没有吃早餐之前,先在厕所看别人方便一样倒胃口),然后剪开红布条子,大家鼓掌(霹雳帕拉言不由衷的声音),最后走进展厅互相大声说:好!不错!学习了!或者私自小声偷偷左顾右盼后说:什么玩艺啊!最后就是大家陆续走出展厅去白吃一顿,接下来就是所谓的学术研讨会(也都是没有意义的互相客气、吹捧而已)。我经历了很多展览,这就是中国书法展览的模式了。
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27 12:13
一 鸟
前几天天生书呆子有个帖子《沈鹏精英班是梦之队?我看早晚解散!》在论坛很是火了一把,书呆子不亏是个批评高手,看问题能够看到点子上!这个帖子也给了我一个另外的话题,这就是我在和老齐聊天时老齐说的“书法就是传销,我们都是下线”。我顺便拿来做了题目!
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27 12:14
说到沈先生的精英班实际上也就等同与一般师傅带徒弟或者说是老师带学生。只不过沈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前任主席,名望和地位自然非同凡响,诚非普通的书法家可以比拟的!跟着这样的名家后面学写字读读书,跑到泰山脚下逛逛风景自然感受也不一样,遂能令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志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何况又被冠上了“精英”的头衔,自然心里爽快!在读书班上课时嗓门高有勇气大批王羲之也就显得很正常!回来后再用曾在沈先生的“精英班”镀过金这段光荣经历忽悠一通,自然对今后的前途有极大的帮助!而沈先生在退休之年能够大开山门招纳这样一群书届精英入自己的门下,也为自己的书法事业增加了一段光辉,所以对沈先生也是个好事!因此可以说这个精英班是个双赢的结局!也可能是个成功的传销案例!
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27 12:14
说到这里似乎和老齐的“书法就是传销,我们都是下线”拉开了距离,但仔细想想,还是有同样的道理!“传销”是现代的名词:“传销,就是传销组织通过多层次(MLM)、独立的传销来销售或提供劳务,每个传销员除了将货物销售以赚取利润外,还可以介绍、训练他人为新的传销人,并建立新的销售网络来销售公司货物,在公司获取更多利润的同时,每个传销员也在自己的销售网络中获取相应的差额。”但传销到了中国也就变了味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传销简单的理解:就是下线获得小利或者无利,最上线获得大利!多数下线都没有了再下线,也就是断了线!连绵不绝生生不息才是传销的最根本的好处 ,但可惜传销办不到!如果说书法可以和传销相比的话,书法这个传销也跟我们实际的商业上的传销一样,只能是几个人收益,而多数都是赔本赚吆喝!
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27 12:14
拿个古人作比,孔夫子当初不知道是怎么忽悠的,有了门徒三千,啧啧!出门办个事前呼后拥的有时候感觉比王者还威风,因为王者是强权,而孔夫子的门徒是自愿,箪食壶浆那是最普通不过的了,每年的束脩腊肉更是是吃不完的了!孔夫子平时和人忽悠几句硬是被弟子们认真的记下来成了部经典的著作《论语》,也成了后来者继续忽悠下线的资本!一代一代绵绵不绝,以至现在的于丹女士就是在继续着孔夫子的传销事业!不过以孔夫子之能,门徒三千,只有贤人七十二个!其他三千多人连是干啥的都不知道,生活的是否幸福也不可能知道!这七十二人中有人做了官有人很平常的过活,也还有守着老夫子的经典语录在穷街陋巷中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尽管如此他们对夫子还是敬爱加,感恩不尽,言语不敢丝毫的亵渎,因为他们还是孔夫子培养出来的贤人之一,光是守着“贤人”这个名头,也够快乐一生了!所以说到底我们的孔夫子才是个传销的最大的头目!也是个最成功的传销人!
广海居士
发表于 2008-6-27 12:15
再联系到当代的书法和书法人,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大的传销氛围里呢!从书法协会到会员证,从美术学院到书法专业学生,从国展评审到投稿者,从国展冲刺班到参加的学员,从国展看稿会讲座到听课者,甚而从普通的书法教师到学书法的小学生,他们何尝不是在走着孔夫子传销的路子呢!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