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30

【2008.7月强档人物】顾工(江苏)

按语:【公社月度强档人物】是书艺公社网推出的跨年度重点栏目,旨在推介当今书坛之60-70年代实力人物,他们有的已经是当代书坛的先锋骨干力量、卓然有成,有的已经悄然迈入当代名家之行列!这档栏目,就是把目光投向他们,他们是当代书家的榜样、是方向、是力量、也是我们在艺术道路上前进的动力......


【7月强档人物】
江苏>>>顾工
说明:本专题图片稍大,请耐心等候片刻即可显示!图片点击后可看到清晰大图!

http://www.shufa.org/ad_2005_img/600x800_ydrw03.jpg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30

顾工艺术简介

顾工,1973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篆刻委员、昆山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东吴印社副社长、亭林印社社长、《篆刻批评》主编。现任昆山书画院院长,并于南京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学位。
作品曾获文化部艺术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世界华人书画展”书法金奖,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现代金陵书法传媒展”提名奖,参展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第四届国际篆刻评展,全国首、二届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同一方印——近十多年中国青年印坛精英人物作品展,全国细朱文篆刻邀请展,传统与现代对话——正大书风展,第二、三届流行书风展,2005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等。
发表书论、印论十几万字,论文入选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获奖)、全国隶书学术讨论会、西泠印社国际印学研讨会、七届全国展创作理论研讨会(一类论文)、中国美术馆当代篆刻邀请展学术研讨会、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学术研讨会,刊于《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收藏家》、《书法》、《书法杂志》等。编著有《艺概丛书•顾工》、《70年代书家》、《篆刻批评•当代卷一、二》等多种。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33


顾工创作集评

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顾工是睿智的。他始终保持宽容、开放而又谨严、选择的艺术心态,蓄大学养求大目标的艺术思路。“思虑通审变为用”,勤于探索,不断升华。他深知风格是河流,水在于更新,河流改道,贵在天成。顾工以青年书家特有的素质努力开拓新的艺术思维方式,他坚持格调的第一性,技法为第二性,在当今审美尚势尚意的基础上,功力与情性并重,理性思辨与感觉悟性统一,追求艺术冲突的大格局、通变的大和谐,既大气又意趣,在创变中赢得时代精神元素中的张力与活力,从而推进艺术创作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艺术形态。除了功力、技巧、法则的历史传承外,顾工作品中透析出的俊逸率真、隽永烂漫的纯古、高婉的气息是令人称许的。笔法的精熟、用线的凝涩、墨法的鲜活、骨气的洞达、布陈的自然、通势的奇恣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醇和、畅蔚、朴茂与恣肆、冷峭、奇逸达到了巧妙统一。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35


顾工创作集评

陆家衡(苏州市书协副主席、昆仑堂美术馆名誉馆长):
顾工对于书法本质的观照,是站得颇高的。他认为书法应追求人性化,书法创作的过程就是书家思想、情性宣泄的过程。古人的成法不能束缚自己,他人的好恶也不能左右自己,惟我独尊。因而在这个过程中,技法处于相对次要位置,即便是有悖于常理的笔墨也无关紧要了。这种创作的心态是最为难得、最为可贵的,不是人人都能达到,必须具备充分的勇气和自信心。
顾工对于二王书风和历代大家的剧迹、名碑都曾经过入丝入扣的临摹。但这种临摹要带一点“曲解”,要有一点“叛逆”精神。他学二王,似乎更多留意的是王字的欹侧之势和矫变之态。因此他的作品很讲究字形的大小错落、承接的前后呼应、笔墨的虚实变化,在不经意中追求着奇逸与平和、沉稳与险峭、凝重与舒畅的统一。这些都夸大了王字的某些特征,只有细细体味才能察觉到。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36


顾工创作集评

虞卫毅(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友声书社执事):
顾工的书法创作以行草书为主,观其书作,最大的特征是笔法精妙,结字圆融,在深入传统中又能自出机杼。他的作品既沉稳又飞动,他善用冷静的笔触表现出沉潜的***和对艺术的感悟。他的作品既有“工夫”,又具“自然天成”的美蕴,这是很多世俗书家终身追求都难以达到的境界。古人评书,常将“工夫”与“天然”并举,这是对艺术创作的最高概括。艺术创作离不开“人工”和“技巧”,但又不能全靠“人工”与“技巧”,还必须有“灵感”与“才情”的参与,故真正的艺术创作应该是才情与技巧的双重结合。顾工作品给我的印象就是才情与技巧的理想结合。他对书法中“技”与“道”的辨证关系有着很深的理解和把握,这是他的创作能够不断深入与提高的重要原因。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37


顾工创作集评

陈宇(中国友声书社学术委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
顾工曾在“正大书风展”上写过一篇关于传统的文章,我读了很受启发,里面一个核心的内容是传统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也就是说他看重的不仅是物质的传统,即具体的线性形质与风格样式,而更注目于风格样式与线性形质之后所体现的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这种东西是真正的所谓晋人尚韵的“韵”与宋人尚意的“意”。所以他在对待书法传统时,更注重的是从碑帖里面读出自己理解的精神内质来,这种精神在他的笔下才是生动的,有生机的。也正是这样,决定了他在取法上不会亦步亦趋地去追求和碑版的形似,而更多的是求精神。我可以肯定的说,他对于原始碑版读多于写,他主要是去感受与领会碑版的整体意趣与感觉,而更多地去学习诸如徐生翁、于右任、谢无量等取法于碑的大家的作品,从中感受到一种文化性的碑学。所以他笔下的作品基本看不清来自于某一碑、某一个墓志,而只是一种整体的风格形式,一个追求拙朴、生涩与趣味的风格样式。从这点上说,顾工是成功的,他的创作也是有深度的。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38


顾工创作集评

肖文飞(《东方艺术•书法》执行编辑、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生):
江南人杰地灵,赋予顾工以灵气,其书法根植于二王、米芾的帖学传统,写来爽快利落,煞具风神,文人的才情与真性毕现矣!尽管从外在形式上来看,顾工的书法与那些仅得帖学皮毛而流俗的大路货差别不大,但当我们对线条细细品读时,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的与其为人一致的中国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叫做“风骨”的东西,一种延续几千年浸淫文人骨髓中最为宝贵的东西。具备了这种素质,顾工会有所成,时间将给出答案。
顾工刚过而立之年。不可否认,顾工是极具才情的,然而,对于这样的年龄,于他或是于我,都已羞于言“才情”二字了。才情于艺术固然重要,但它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由生活进而对生命的感悟与追问才能使艺术进一步升华。多年的游历与漂泊,以及世事的诸多无奈,在拿起与放下的诸般煎熬中,顾工于个体生命应该会有更进一步的思考,这于艺术未尝不是件好事。观其近作,节奏少了些顺畅而多了些阻涩,线条由稚嫩进而老辣,结字也不如以前“好看”了。这或许就是这一期间不可名状的人生感悟于书法的言说?或许也就是孙过庭所说的由“妍”到“质”的变化吧。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39


顾工创作集评

王东声(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特约研究员):
顾工所知博杂,古今中外、艺术与非艺术的许多内容,他可以如数家珍。渐渐地,我知道,他曾于扬州大学读历史专业,后又在中国美术学院研修书印。对于文、史、哲的学习和用心,使他受益匪浅。我想,顾工具备的优势,自然让那些单凭写字而“混迹江湖”者不能比拟。他广泛而深入地研习传统,于书艺、印艺有着独我的认识。他坚持认为“法度”的重要,认为技巧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没有技术上的帮助,书法不能称之为书法,当然,他并不否认境界和格调的重要性。顾工专意于行书创作,他的书法,有意趣而不失矩度,拙朴又得流畅之美,形成了依法而施且舒畅灵活的点画特征。我一直认为,能够守古法又有个性和新意,二者兼并,实在不易。顾工于此,颇为会心。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40


顾工创作集评

李敬东(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
顾工的书法创作完全出于一种情感的宣泄,当积蓄的情思融于笔端,兴到落笔,如有风声,如公孙大娘舞剑器,精力弥漫,神采飞扬。这种笔墨之象并非无迹可寻,犹如镜中之象,只可意会,不落言诠。书迹散发出的墨气四射,无字处皆有意趣。恰如刘熙载所说:“不系一辞,正欲使人自得。”顾工所钟情的正是道家所谓的虚空粉碎,不执一相。他写草书往往初无定质,来去自如。从线条的运动来看,轻重缓疾,在有节律的控制之中进行。偶尔纵笔刻露,难掩气息的奇倔与生拙,似不经意为之。顾工写草书如作竹,忘笔在手,见竹不见人,身与竹化,这是无意于佳的心态。只有真正的解人方能赞叹其工,观者在享受物我两忘、快心畅神之乐。

书艺公社 发表于 2008-6-30 08:41


顾工创作集评

曹军(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艺术硕士):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有“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之说,顾工的创作历程也是这样一条路子,他不论是临古朴浑厚的陆机《平复帖》还是风神俊逸的二王尺牍,抑或是大气磅礴的于右任书法,都有意识地在临仿过程中参杂己意,只是把经典作品中适合于自己书法创作的元素提炼出来加以重点临习这种临摹方式颇有点像王铎意临二王手札。
从顾工自我发展的轨迹来看,他无疑是具备了书画印全面发展潜质的。在这点上我和他想法一致,最终我们这一代人拼的还是综合实力,古人说“书如其人”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书法之高下取决于书法家素养之高下。顾工爱读书,勤思考,更乐于行万里路,不论是到中国美院进修还是去中国艺术研究院读书,他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沉静地面对浩瀚的传统文化海洋,这正是他不同于常人之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2008.7月强档人物】顾工(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