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28

走马西湖之一--------走近国美书法博士方波

方波是我大学时候的师兄,那时我们住同一栋楼房,他住楼下,我住楼上,他高我两届,学生物专业,在后来我送给他的汉画像石拓片题跋中,我高抬自己说我和他有"同年之好".
方波寡言语,爱花死功夫.
上世纪90年代末,他曾约我一道去考书法研究生,我因为忙于生计,而且自己很不善于考试,没有和他结伴同考,他则靠着毅力一鼓作气靠上了南师大尉天池先生的硕士研究生.
后来他又考上国美祝遂之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今年博士毕业,正准备继续读两年博士后,而后可能就留在杭州的某个高校当教书先生.

我这次同书法报社樊利杰兄一同到杭州,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见这位故人.
方波还是以前那位憨憨的话语很少,记忆力超群的我印象中的"同年"么?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29

我和利杰是7月19号上午到达杭州的,中午同浙大陈振濂先生用餐,下午在陈振濂先生的工作室聊天,下午五点多钟当我们结束对话到达国美的时候,方波已经在学校的大门口迎接我们了.
见面的第一句话,我便笑道:"只是感觉老了一点,没有别的变化."方波一如以往,很腼腆地笑了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一定要给我们接风,地点是国美旁的"润缘酒店",酒店很雅致,也非常安静,正适合我们交流.
我们开始了长谈.
他开始谈他的求学过程,谈文房四宝,谈他读书,谈他对书法的看法-----原来方波也是如此健谈!
我和利杰不禁被他的言语所吸引.
我印象中最深的,是他说到读书的时候,除了读必须的书之外,他把前十年的所有能见到的书法类文章全部读过!这让我非常震撼,现在,进入读图时代的现在,还有多少人在读文章?!而方波,把十年间所有的书法类文章除了极少数发表在内刊上的文章没有读过外,全部读了个遍,这需要花多少功夫,又需要多大的定力?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29

谈到用墨时,方波说他写小字习惯用早期上海墨厂的101,墨汁则用日本的一种,我插嘴,是不是就是"玄宗",方波说"玄宗"是日本最差的墨汁,他用的是日本的朋友给他带过来的一种,折合人民币1000多一瓶,我的老天,在我的概念中,平时写字也就用几块钱一瓶的一得阁,谁知道别人竟用那么贵的东东,看来穷文富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学书法,现在也很难呐.
第二天,方波领着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博士工作室,室内的顶部,是祝遂之教授手书的各位同学的名字,顺便我们也参观了一下本科生的教室,教室的顶部,是白砥手书的各位同学的名字,估计那都是为了悬挂作品给各位同学安排的位置.

方波的导师是祝遂之教授,这是一个传统的老师.方波所走过的道路,也是一条非常传统的中庸之路,他没有走我们印象中的学院派道路,他只是按照他的老师祝先生所安排的道路亦步亦趋地向前艰苦跋涉.
我和利杰私语,也许方波的悟性在博士生中不是最高的,但他的学习方法,可能是博士生中最能继承沙陆几位老先生衣钵的人物.所谓衣钵相传,针对的应该就是方波这种真正用狠功夫的人.否则,衣钵虽多,你不注意锻炼身体,你现代人的体形穿不上前人遗留给你的衣服,你更没有力量举起前人用过的饭钵,你如何担当传承的重任?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30

方波的字不象他的外形,他的外形,很有点山东大汉的味道.
方波的字,很象他的性格------宁静,儒雅.
人所谓字如其人,原来是说这个人的字与他的性格很象,而并不是说他的字象他这个人的外形,哈哈.我说怎么胖乎乎的启功老的字那么秀气,而瘦不拉叽的舒同主席的字却又那么肥大呢.
豁然开朗焉.
方波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在杭城的三天时间里,他推掉了一切事务,始终如一地陪伴在我们身边,末了,还问我和樊利杰,你们是喜欢手卷还是喜欢册页,意思再明了不过,他是要送作品给我们呢,而且一出手,就是大部头,手卷或者是册页!
樊利杰也被镇住了.要知道,方波的学费和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就是卖字.
在回来的飞机上,樊利杰也受了感染,悄声问我,蒋兄你是喜欢册页还是喜欢手卷,哈哈哈........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30

方波一直把我们送上飞机,然后他一个人坐大巴返回驻地.
临别前透过他不舍的眼神,我分明看到了一份真挚的感情.
方波,应该是我一辈子难得的益友吧.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32

方波个子很高,颇有点山东大汉的味道.
但他目光柔和,性格儒雅,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文化人.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34

临去之前,我不知道带什么东西给方波,想来想去,送了一张汉画像石拓片给他.
拓片题跋曰:
此为东汉石刻,原石藏于萧县民间,内容为描述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典故.
吾友方波与余有同年之好,大学毕业后其曾邀余同考书法硕士,因迫于生计,余未能与其同行.
方波兄孜孜以求,数年经营之后,终有小成焉.今其于中国美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在即,吾亦为其所喜.
喜悦之余,检视旧藏,遂取此拓,欣然记叙,惟愿吾兄博而能精,艺事猛晋.
               戊子夏月 蒋圣琥并记于汉上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35

方波陪着我们走马西湖,西湖的景致特别美.
走在这么美的景致中,自己也感觉阳光不少.
我们的身后,我一直以为就是传说中的雷峰塔,方波说,不是,对面的那个塔才是.
杭州的塔很多,我最感兴趣的是,赵雅芝是否仍然压在那个塔下?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40

回复 #8 蒋圣琥 的帖子

方波说,我就住在这里,风景够好的吧?
我说,难怪你写字这么秀气,看来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啊.

后来到方波的住处才知道,他的生活非常简单,甚至是简陋.
他一室一厅的住处,除了一张行军床大小的硬床和一个大书案板外,客厅和卧室全部是书籍,成箱成箱的书籍!他那里没有电视,没有家具,简直就是一个苦行僧.可惜那天樊利杰没带相机,而我从来就不会照相.

蒋圣琥 发表于 2008-7-29 14:41

回复 #9 蒋圣琥 的帖子

我们到国美本科生教室溜达了一圈,墙上是本科生们的班主任白砥手书的各位同学的名字,这大概是为了张挂作品对号入座之便.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