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少平
发表于 2009-5-26 10:31
em1 em1 em1
长江一沙鸥
发表于 2009-5-27 09:19
em2 em2
杨琳诗墨
发表于 2009-5-27 15:28
向李欣妹妹问好em13 em13
秦美乐
发表于 2009-5-27 20:33
em1 em1
和李欣老师在一起!!
苏斌
发表于 2009-5-28 11:31
弃名利、多游历、多观碑、
求意、求真、求大、求拙。
雷党兴
发表于 2009-5-28 18:46
中国国庆60周年诗书画印作品大赛
本次大赛组委会聘请著名国画鉴定家许丽女士、著名书法家龙开胜先生、大诗人姜赫先生、著名篆刻家曹新元教授和中央美院油画系主任戴士和教授为评委会主席。诗、书、画、印奖项设置分别为金奖各10名,银奖各20名,铜奖各30名,优秀奖各40名,入围奖各50名。大赛统一征稿时间自即日起至8月31日止,9月份审查评选,10月份由组委会领导颁发证书及奖品。参赛作品不分类别限制,但需附作品说明,如名称、规格(四尺斗方以上)、尺寸、个人简历、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系方式寄至或送至: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59号巨星大厦801室,邮编100036。参赛作品必须是作者的原创,文责自负。本大赛征集的作品一律不退,组委会享有结集出版及展览拍卖等权利。联系电话:010-68270495,68270439,68270494(fax);联系人:周小姐、陈先生。
草堂人
发表于 2009-5-31 15:22
向李欣妹妹问好em13
邢少平
发表于 2009-6-12 07:47
因为我们翻不开真的历史,我们只能看到别人下的断语。em1 em1
我本楚乡人
发表于 2009-6-12 08:02
em1 em1 em1
李翠
发表于 2009-6-13 16:31
书法至王羲之而起一大转变。後世以王羲之为古今第一书家,其实即在同时代,王亦未能独步。王之所以能享此大名者,一由於王为大族贵公子,东晋最重门第,士大夫尤喜标榜,王谢风流,披靡一世,其次则七贤八俊之号,一经品题,顿增声价,王义之有此凭藉,为其他任何书家所不及。二由於羲之书法,雅俗共赏,而其风流温润,适合士大夫的标准气分。初唐承南朝之馀绪,文章主骈丽,书法主洒脱,欧以李世民为倡导,随以褚虞,皆临摹王羲之。自此以後,至於宋,骈文为古文所代,书法亦以庄重代替洒脱,颜书与苏书,皆庙堂作家也。但王字并不因此衰歇。因为历代的士大夫都可以分做三类,一类是道貌岸然,谨严自持,这一类人以大官为多,他们喜欢的是颜柳欧苏的书法;另一类是装腔学怪,做了小官自称为奇士,做不到官,自称为狂士,他们喜欢的是怀素,郑板桥的书法;又一类人是做的不大不小的官,在庄严与放诞之间,成为风流儒雅,以王羲之的书法於他们的这种气分为宜,而这第三类人在士大夫中的地位又往往是占压倒的势力,他们比谨严的大官潇洒,也比拘谨或放诞的小官或才子来得温润而谨严,他们拥护王羲之书法,便成为很有力量。其在明末,士大夫的风气与东晋颇有类似之处,明人书札之临摹王书者尤众。只是更削薄而已。明清重科举,试卷的书法,千篇一律,只有临摹王书,尚能相当调和,减少其呆板与庸俗。此亦王书被崇奉为正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