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玩 发表于 2008-9-15 13:31

空中摇笔指笔着纸之前,先在空中摇曳取势,作落笔的准备。宋陈思《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云:“夫用笔之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清朱和羹《临池心解》云:“能如秋鹰搏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此处所谓“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秋鹰搏兔”等,均是先于空中摇笔取势,然后落笔之喻。清蒋和《学书要论》云:“书至佳境,自能摇曳生姿。摇者,笔未着纸,在虚空中;曳,在笔之实际。”



笔阵图七种基本笔画的写法,亦称“七势”。传晋卫夫人感于“近代以来,殊不师古”,作书只是“才记姓名”,谈不上书法之道,故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结出七条基本笔法,谓之《笔阵出入斩斫图》,即《笔阵图》。其主要内容为:

—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ヽ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ゾ   陆断犀象。

      ⺄   百钧弩发。

      │   万岁枯藤。

      ⺄   崩浪雷奔。

       ┑劲弩筋节。



   永字八法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正楷点画用笔和组织的方法。其来源一般有如下几说:①崔

顽石玩 发表于 2008-9-15 13:49

卫夫人的笔阵图为七势指的是什么?
取势书法的基本功之一。指①用笔时取得态势的技法。通常以为“中锋以运笔,侧锋以取势”。这一段有指的是什么?
其实古人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意思有变化,这些翻译过来不就是内厥,外拓?中锋侧锋?屋漏痕,锥画沙,路拆壁,这写我认为都是线条书写的方法。就是笔法!还带有结构的问题。
其实古人说的话我们大可不必都信,有很多故弄玄虚!如有人弄了个艺舟双钜说的是写文章,和书法,而我们的康先生非要搞个广艺舟双钜说的却只有书法,我看啊!该叫艺舟单橹才对!像这样的事举不胜数,

寒巢___寒石 发表于 2008-9-15 15:16

南柯一梦到了清末成了南海一梦

革命尚未成功,文章自成学说;种地还是要靠农民!有人说:靠科学!可眼下是色形具,就是没味;期盼将来色形香俱佳的果实。em2 em2 em2 em2

金沙石 发表于 2008-9-15 16:25

em1 顽石,谢谢。笔里头的东西实在可以很多。
寒石, 也谢谢。你是说康有为吗?其实,务虚也同意重要。

金沙石 发表于 2008-9-15 16:38

“中锋以运笔,侧锋以取势”?还是朱和羹“正锋取劲,侧笔取妍”?《广艺舟双钜》应该是双楫。

金沙石 发表于 2008-9-15 16:59

“空中摇笔”?实在太玄乎。

顽石玩 发表于 2008-9-15 23:55

中则正吧?o(∩_∩)o...哈哈
空中摇笔,是每个练习书法的必过一关,就是空起和空收!一起到了八面回锋,取势的作用,二如果笔笔都回那写付字要写到什么时候,比如多宝塔,是皇上让写的,他慢慢的来描,只怕老袋要搬家?
共同学习吧!我也得向你学习!em2

金沙石 发表于 2008-9-16 20:13

回复 #17 顽石玩 的帖子

em4 我愚钝,还不知道“空起空收”。详细一点?

盛唐之心. 发表于 2008-9-16 21:40

简单说说我的理解:

“笔势”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落笔时笔锋的形状。二是根据字势的要求,笔锋切入纸面的角度,在运笔的过程中笔画前后左右的照应,与腕法指法相配合,得到的一种合理的形态。认真的写到一定程度才能体会到。

金沙石 发表于 2008-9-17 10:18

回复 #19 盛唐之心. 的帖子

有启发性。谢谢。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