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骷髅、空中巨鲸,这些也叫雕塑?!
A 【现场】
空中鲸鱼用光100瓶氦气
昨日,曾在国内雕塑界引起轰动的“第六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移师成都华侨城美术馆,艾未未、白宜洛、曹晖、冯峰、谷文达、陈长伟、程大鹏、徐冰、朱金石、thanoszakopoulossphyris(希腊)、JesusPalomino(西班牙)、ViaLewandowski(德国)等22位国内外艺术家的最新作品集体亮相,绝大多数参展作品可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比如耗资数万元贴上金箔的真人骨头、漂浮在空中长达80米的巨型鲸鱼、近百个老鼠笼子组合成的建筑群……这些顶尖的建筑家们在表达他们眼中中国城市变化的同时,也在给“雕塑”一词进行重新的定义和解读。
开展之前,不少人都被美术馆上空的景象镇住了:一条长约80米的巨大鲸鱼骨骸正漂浮在天上,透明略带灰色的颜色和成都阴霾的天空融为一体。这条鲸鱼正是北京艺术家程大鹏的雕塑作品《失重》,鲸鱼其实是用高强聚氨脂材料做成的气球,里面充的是氦气。程大鹏的真实身份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他说:“北京的城市格局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就想表达城市建设带给人们心理的一种巨大冲击,而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所以就选择了它。”他认为,城市建设是在创新同时也在破坏,自己这个作品还算不上批判,“因为每个小孩都会长青春痘,不可避免。”据程大鹏介绍,这个大鲸鱼放完气只有100多公斤,但在展出前的一个晚上,七八个工人连续充气8个小时,用光100多瓶氦气。
华南虎也成另类艺术品
《失重》暗示了动物和人类对寻求新的生存空间的渴望,同样以动物作为主题的作品还有曹晖的《揭开你》系列,牛和羊被艺术家解剖了,它们的肌肉纤毫毕现地出现在观众面前;陈长伟的《熊猫》更夸张,一排憨态可掬的雄性大熊猫居然集体露出生殖器,有观众面对这件作品简直不忍多看,匆匆从旁边走过。不过最有“时效性”的当属王书刚的《发现华南虎》,这件作品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华南虎事件的态度。希腊艺术家thanoszakopoulossphyris的《中国大厦》是用近百个老鼠笼拼成壮观的摩天大楼,他说:“我这个创意来自科幻片《银翼杀手》,而中国城市的模仿复制也给了我如此震撼的感觉。”
B
【故事】
做艺术不惜成“败家子”
广州美院老师冯峰成了展览现场的“红人”,媒体排队采访他,因为他的作品《金骷髅》实在太震撼:硕大的玻璃展柜里零散地摆着人的骨骼散件,从头骨一直到盆骨每个都贴着24K金箔。他说:“这是真人的骨头,我从医学院高价收购下来的,加上所耗用的黄金,这件作品花费了我好几万。”冯峰创作动机是想把作品和古代艺术发生联系,“因为古代埃及和中国古代的很多文物都镶满黄金,可很多人说我在讽刺消费时代的拜金
主义,也挺有道理。”冯峰说,今后还要做猪、牛、羊甚至恐龙的“黄金骷髅”,只要自己挣了钱,都会消费到这个系列创作中去,“我不买房,也没什么其他爱好,就喜欢做这个。”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二战苏军成全《背后故事》
当代艺术家徐冰的《背后故事》表面上看,是镶嵌在磨砂玻璃底下的山水画,临摹的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山水画。但画作背后却“另有乾坤”——墨分五色的山川、河流,都是由后方废弃的旧麻布、棕叶、树枝拼成的。说起创意,他娓娓道来,“4年前,我在柏林一家美术馆办展览,了解到二战结束时被抢走很多文物,其中有几件是来自中国的水墨画,于是我就有了灵感,想用一些很普通的材料去复制还原这几张画的面貌。”他表示,其实这很符合中国画师法自然的精髓,因为用的材料都是纯自然的东西。
C
【观念】
雕塑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当天,很多观众都在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稀奇古怪的作品还能算是雕塑吗?徐冰说,“其实现在的雕塑界限越来越模糊,你可以说我的作品是雕塑,也可以说是装置或者综合材料。”成都艺术评论家陈默表示,其实在西方艺术界,雕塑的概念早就发生变化了,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很具体的“雕像式”雕塑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而现在普遍是以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来判定一件艺术品是不是雕塑。
来源:2008年09月23日 《华西都市报》 杨帆 em15 em15 em15 em15 em15 em15 em15 face9 em21 em17 em17 eface8 face8 face8 face9 face9 em16 em9 em12 em19 em15 face15 face12 em5 em5 em28
雕塑走向了没落...........。 em24 em24 face9 em15 face9 face9 face9 em15 em15 em15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