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得到受教
em1 em1 em1 em1 秦兄作品漂亮!第一次见秦兄作品是在一册作品集中,当即便有一种异样的气息扑面而来,细品味道更佳,兄之作品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取法高古,朴拙大方, 个性张扬,形势感强,散淡天真,率意自然,书写性强,金石味浓,诸体皆精,且能做到风格统一,实属不易。秦兄之字点画生辣、用笔独特,点花生辣当属笔墨老到的表现,无长时间勤奋和集累而不可得,足见其功力之深。秦兄之书意境高古、厚积薄发,意境高古当属诗书在胸。古人讲,胸有诗书气自华。作者心境高古其笔下自不会庸俗,可见兄之才情学识。兄之字行笔朴拙,意趣野逸。此乃深悟所得。石涛曾语,太朴无华。老子曾语,大巧若拙 ,我想正是秦兄所悟吧。
兄之字给我的第一感觉:浑穆旷拙,冷峻烈情。细观之时代气息颇浓,对笔法讲究,行笔细腻,有其独特的魅力,对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审美观点起到引航之功效。不论何种书体均能***四射,用笔沉稳,线质丰富老道。作品用碑意、用篆隶的行笔方式来写就,大气古朴,意境深远,气息高古,结字大胆,布白巧妙,在不经意中时见机心,具有野逸、粗犷之美!
昔黄宾虹论画云:画有初观而令人惊叹其技能之精工,谛视之而无天趣者为下品;初见佳,久视亦不觉其可厌,此为中品;初见不甚佳,或正不见佳,谛视之而其佳处为人所不能到,且与人以不易知,此画事之重要在笔,是为上品。画如此,书亦然。观秦兄作品稚拙生涩,实则匠心独运,高标独秉。谛视之别具天趣!
谈点不足,胡言勿怪,窃以为如兄能努力挖掘自身笔墨语言,减少时风成份,在线质上进一步提炼,在形质上进一步开脱,在用笔用墨上把涨墨、并笔等技巧再多加入些可能作品就更完美了。别不多说,祝秦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书艺精进,更上层楼,顺祝隶书展获大奖!
希望秦兄惠赠签名作品集仔细品读,谢谢。
东明于华北油田
我的地址:
062552河北省任丘市渤海石油职业学院保卫处崔东明收 灵性而作,得益于篆书功底,食古能化,取法很高啊 !佩服。
但觉得章法整体经营略刻意了些,而且较明显的经营个人觉得不是好的经营和兄书法的整体意蕴还有差距。说错见谅!致礼!
也望能得惠赐。
学习,学习.
秦先生可谓是一位研究型书家,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攫取的很深入,深得传统艺术之真谛. 观其作品,犹如品位着一股甘泉,从中可以学习到许多信号和笔法.先生作品气息高古,格调清逸."师古而不泥古",用笔富于变化,健挺.生动精到,结体丰富,造型生动多姿.可谓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变.小字精美秀润,大字雄强恣肆,先生以书入印,印从书出,通过刀法看笔法,笔法,刀法娴熟,纯正.在小空间中孕育出大场面,实乃之不易.篆隶以及魏楷,苍浑古朴.古拙典雅,金石味很浓.章法新颖,随势生发,气韵生动.章法安排生动多变,墨色丰富,有润如春雨,干烈秋风之美.符合形式美法则.在变中求稳,在稳中寓变.极具粗犷隽秀之美.
作为学院派研究来讲,艺术的审美意趣很丰富.先生作品见功见性.微感在笔力方面增强一点圆润平和散淡之感.在作品的空间性和节奏性(时间性)方面增强一点,使作品更具张力.在此以供学习交流,还望先生指教.
地址:(471022)河南省洛阳师范学院96#信箱中国画 陈可乐<收>
电话:13721695086 十一天津之行又见秦兄作品真迹,真是不错。 各种书体都有自己的面貌,但作者又能很好的把握一个大的审美倾向,作品碑帖兼容,尤喜篆、隶,作品形式感强,注重各种因素的相互协调,欣赏后给我很多启发。另从创作手记中可看出先生的才情。向秦兄学习! 良静先生笔性和很好,结体趣味性强
。好!!!
中国书协会员王树刚
em5 em6 em22 em8 em2 em9 作品质量高,养眼,祝贺良静!em1 em1 em1 em1 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