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居士 发表于 2008-10-4 15:29

祝贺~~~~~~~~~~`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2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2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3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3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3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3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3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3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张清风 发表于 2008-10-4 17:14

第一眼见吴雪先生的书法,我第一感觉就是书卷气很浓,结体严谨,下笔爽朗。行书洒脱率真,苍劲有力,字势雄浑大气,有黄山谷的陡峭开张,行草依稀有米芾的影子,但是书写得更为行云流水,虚实相间,枯湿相生,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好,加之先生采用四扇屏的章法形式,整体更显得大气,清新。先生的楷书也很有明清文人的书风,似乎融合了魏碑的笔意,使得先生的书法在格调上很高雅,但先生出锋手笔爽朗直接,没有过多的修饰,从而整个作品也不失那么一点点淡淡地时代气息。如果先生问我最喜欢您的那种字,我可能会说我最喜欢先生的大字,个人感觉写榜书其实很难把握的,字大了就很难处理好整体间架结构,包括布局等,先生的榜书用笔自如,行笔从容,纷披老辣……完全没有松散之感。
其实我乃小辈,根本没有资格和水平来评价先生的书法,但见先生的字顿生爱慕之情,斗胆一试,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先生见谅。
若有可能,望惠赠签名作品集及四尺对开书斋名“清风阁”并上款“张明先生雅嘱”,谢谢!

430200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宁安路54号张明顿首
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查看完整版本: 吴雪书法展亮相————“金城”兰州—————回帖的朋友请告诉地址以及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