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标题: 认识自己——郑乐为书法展 [打印本页]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28
标题: 认识自己——郑乐为书法展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10-5-13 08:11 编辑

(, 下载次数: 118)

(, 下载次数: 124)


郑乐为艺术简历



  郑乐为,号献堂、起斋。幼习书法,临帖不拘一家,又喜篆刻、国画,浸淫久,渐有自家面目。求笔于人,求法于古,古之人求谁?日久,知心外无笔,反求诸心,渐有自家心法。

  近来有作品入展全国各大展,入展全国第七、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首届行书、草书展,入展第二届兰亭奖作品展,荣获林散之奖  —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评委提名奖等。


《郑乐为书法.册页》已经陆续寄给认真回帖的网友。请收到的朋友们回复确认一下,谢谢。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33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10-3-27 21:22 编辑

(, 下载次数: 135)

认识自己

 

  邦志说,网上展,要有评论文章。怎样让人评论我?说好话,没意思;说不好,人家也不愿意。人,好伪装,自己都不太容易认识自己,别人来写,可能隔靴搔痒。我还是自己试写吧。

 我喜欢墨的香味,很好闻的味道。提神醒脑。人家说,这是麝香味,如果制墨时不放几种中药,不会有香味的。我知道,但我还是认定这就是墨本身的香味。有人还说,不放些名贵的中药材,墨会F•B,会臭。我很恨这些有知识的人,他无缘无故给我一种莫名的难过。我买了不少墨,101顶烟,比较黑亮,是我喜欢用的。买过铁肩翁,国花第一,万两油等。有行家笑我,墨只分油烟与松烟,什么铁肩,国花。。。都是牌子也,即商标也。我善于嫉妒,很恨这行家了。墨汁也用的,一得阁,中华;高档的买过日本墨汁,玄宗超浓墨汁,很贵。现在新出几种我没买。后来听说日本墨汁在上海生产,怪不得有老曹(素公)的味道。这次我没恨得起来也没嫉妒得起来,省了不少钱啊。我认识我自己的俗了。

  我买了不少砚台。先是为了磨墨,后来便喜欢起来,俨然半个行家。也知道了四大名砚的名称。端砚,色如紫肝色的好,便买几方,发墨不错。又有人讲,紫乃误听,应为‘籽’字,即老坑里的独石(即籽料)为上品。如和田玉籽料,田黄独石,哎。买多了端砚后,亦知道些门道,紫颜色的砚多腻而细,发墨不如黑中带灰的蕉叶白。歙砚亦有几方,发墨不如端砚,金星眉子都可以把赏的。洮河砚有绿色的,买了几方,在端、歙之下,色不很沉实。好像有某位清朝皇帝推赏过。澄泥砚上品难得,不过亦如打磨细腻的砖头,我有几块比较好,所谓膳背黄的,但总不如天然砚石的结密质实。把澄泥列入四大名砚?我不懂了。我喜听‘沙沙’的磨墨声。油油的墨汁,当磨得浓时,便用水来破开写,颇有些档次。我认识我的虚伪了。

  我还买了很多纸。宣纸、书画纸、毛边纸、元书纸、色纸、夹江纸、都安纸、连史纸、皮纸(又乱排了),买了不少。牌子好的有红星、红旗、汪六吉等,什么斋什么阁的杂牌也买了不少,把放被子的柜子都放了纸。时间久了后便知道纸的好坏了。好宣纸放了十几年后便如棉如缎,软而柔;差些的宣纸,买来时与好宣纸无分别,时间久了,便硬而脆,不润墨,很难写。哎,早知道应该都买好宣纸的,当时贪便宜。我认识我的贪小了。

  我写完字后,就喜欢打上很多印章。因为我买了很多印石,有请别人刻,也有自己动刀的,刻上不少歪句俗俚语,自以为狗屁能通,打上后字幅便如花被面。有一次魏武问我:‘‘乐为,你一幅字上打了十八个章,就不能十七个?’’他认为我炒股讨彩头。‘翻翻’不多,‘十翻’。我初是无意乱盖上,魏武有心点明了,我便觉得自己真是有意的了,哈哈。我认识我的肤浅了呀!

  现在谈谈我喜欢写什么字。我先是喜欢写颜柳,当时无帖,借了别人的来写。有心得,知此等字光用羊毫写不好,我买了兼毫或兰竹来写,结果小聪明害了我,现在颜柳还是写不过关。不久便写大草。怀素,好,打圈圈很过瘾。听说他在芭蕉叶子上写,我特地种了芭蕉。蕉叶长得很肥大,但写字不吸墨,滑的,真不知怀素是怎样搞上去的?此门功夫也给我学走了样。当时买不起纸,到地主宅门上偷了块大方砖来练,(一起去偷的同学学图画去了,后来到维也纳开饭店,近二十年未见,甚念!)之后写起米芾、东坡来了,(其时学校搞书法展,奖品便是一本薄薄的苏米行草合帖)。一位同学告诉我说,“要写东坡,米芾不可学。”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听他同学的爸爸说的。可惜他同学的爸爸已经死了,不得要领。所以我米字写不过关,便给同学的同学的爸爸给害了。每当写米,耳边便响起那句话,下笔便怕,以致于米书刷字的痛快沉着劲给搞得如练气功之岔了气。事实上我喜米字,但偏偏写了很长时间东坡。(不过我很喜欢东坡,每到杭州,东坡肉是要狠狠吃的!肚子里东坡肉较多,东坡的笔墨较少。)

  二王很不可亲近,高人就是难近。他们都喜欢看看竹子,不怎么看他们吃肉的。难近啊,吃吃喝喝能拉近人际关系。看竹去?好像领导同事亲戚朋友等皆无此好。让我心慌,找不到对付的方法了。看《兰亭序》,那一撇一捺,就要把我撇到一边,捺得老远。也临过几天淳化阁帖,也写过上海出的二王法帖全集。总觉得没有挨到“乌丝栏”边上。要换凡骨无金丹。

  董学王,赵学王,米学王,颜学王,杨风子学王…天下皆来学王。你学王,我学王,你我都来学王…这次我认识到我也可以试着高雅了。这次必定长进。想到陆维钊的话,“我学二王太迟了。”(好像是如此)此话比我同学的同学的爸爸的话要高。

  附:毛笔。墨与纸,若干年不变,宋代的字都还清楚着;砚台也可百年流传,可以把玩。现在还有馆藏的据说叫东坡砚、米芾砚的。只是笔,写了,秃了,就不要了,不知哪位把玩一支秃笔?只有毛笔,如张良功成身退。所以我也只附带提一提!

                                                          郑乐为

                                                   2010317日星期三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36
生活中的乐为: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37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38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0
一组小行草: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1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1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2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3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10-3-28 08:54 编辑


精彩小行草手卷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3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4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5
一组大草横卷: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6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7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8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8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49
行书册页: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0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1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2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2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2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3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4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4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7
册页精彩局部: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09:59
插播几张乐为生活照: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1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2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10-3-28 08:56 编辑

继续欣赏精彩小行草: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3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3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4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5
探索性的大草条幅: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6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7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8
草书册页: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8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9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09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0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0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1
草书册页精彩局部: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3
继续插播乐为生活图片: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4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5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6
再欣赏乐为草书横卷: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6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19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20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21
最后再欣赏一组乐为行草小品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22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24
em1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0:25
谢谢朋友们点击欣赏!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1:18

缪振宇评郑乐为及其书法

近来书坛尚“回归二王”风,然观大展中“归王”类获奖作品大多点画刻画首尾,牵强映带。今睹乐为兄大作独能脱落形骸,尽得风流。所作格调大抵在宋元之间,神会之际超唐入晋,是真善书者也!

余与乐为兄相知十年时趋扣问,近三、四年,乐为用晦大隐于市,朋辈相询皆曰不见首尾。今甫一现世,惊艳天下,是隐者之能、隐者之功、隐者之福也!望兄能心不逐境,善自珍摄。倘能念兹在兹,耽之若此则今生预入圣流可期也!


作者: 河北鹿泉邵瑞铭    时间: 2010-3-22 15:38
向大师学习!
作者: 四级瓦匠    时间: 2010-3-22 16:01
邦志兄辛苦了,发此大贴
作者: 四级瓦匠    时间: 2010-3-22 16:08
郑老师人很好,记得刚来南通的时候就在卖宣纸杨老板处睹之大作,并知道那时郑老师常入国展,算是南通乃至全国的高手了。然一直忙于生计,便少有机会接触,前年偶然一个机会认识了之后,才知郑老师一如隐士深居简出了。
喜欢郑老师在毛边纸上看似随意的小行草,干净爽利之间尽得性情,无一丝俗气,先生赠我小品一副,也是如此风格,珍藏有加。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2 17:30
回复 58# 四级瓦匠


    乐为人率真,潜心书艺,广泛涉猎,深入堂奥,颇得书法真味。其好读书,与他在一起聊天,常能听到高论,令人受益。
作者: 罗禹    时间: 2010-3-22 17:41
精彩,魏晋风度跃然笔墨间。
作者: 西风吹    时间: 2010-3-22 18: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海门刀狼    时间: 2010-3-22 21:03
em1em1em1em1
作者: 起斋    时间: 2010-3-22 21:06
邦志君辛苦,上的好快,谢谢。
作者: 了-了-了    时间: 2010-3-22 21:36
学习em10
作者: 宫恩武o    时间: 2010-3-22 22:05
写的不错,先生是真的能够写出筋骨的书法家

感谢邦志兄推荐
作者: xuemei    时间: 2010-3-22 23:50
em1em1
作者: 楮体爱好者    时间: 2010-3-23 00:41
看郑老师写字,听别人谈论,受益匪浅,行草书尤精.
佩服佩服
有机会的话,请送作品集珍藏学习
谢谢
作者: 王雨辰    时间: 2010-3-23 08:28
em2em1
作者: 身陷墨渊    时间: 2010-3-23 08:58
{:1_203:}em1em1
太精彩了,向您学习!
作者: mnbvcx    时间: 2010-3-23 10:19
em1em1
向乐为兄学习!
作者: 木堂    时间: 2010-3-23 13:13
本帖最后由 木堂 于 2010-3-23 20:48 编辑

乐为兄性情人也!为艺、为人、为文皆能率性而为。与兄聊天,观兄作书,皆能有启于我。有段时间,乐为、杨谔和我常在一起,吹牛喝酒聊天。现在他们两个忙生意,我忙教学,都是忙的生计。偶尔的相聚缘于我们共同的爱好——书法!
作者: 扬清书屋    时间: 2010-3-23 13:20
书承二王元明清
笔墨隽丽遒逸兴
砚田乐为扬古意
挥云直上鸿鹄惊
作者: 司令部    时间: 2010-3-23 14:11
em1em1em1精彩
作者: 梅庵茶客    时间: 2010-3-23 15:58
明清形态,魏晋风骨!萧散飘逸,清雅脱俗!不急不燥,与世无争!欣赏学习!em1
作者: 梅庵茶客    时间: 2010-3-23 15:59
明清形态,魏晋风骨!萧散飘逸,清雅脱俗!不急不燥,与世无争!欣赏学习!
作者: 残壶    时间: 2010-3-23 16:20
很认真的看了整个帖子
精彩。
一股清雅之气扑面。
很早以前就关注郑先生了。对郑先生的字很少喜欢。前面的网友评价的很是准确。明清形态,魏晋风骨!萧散飘逸,清雅脱俗!不急不燥,与世无争!不像当下有些书家一味的炫技,郑先生反而一任自然,随性而行。使作品流露出一股质朴的清雅之气,很是难得。
求本集子学习。
河南省禹州市花石中心学校
461691
马可
13569493835

作者: 園外郎    时间: 2010-3-23 17:56
em1em1
作者: 湘仔    时间: 2010-3-23 20:35
em27em27em27
作者: 湘仔    时间: 2010-3-24 10:21
观摩郑乐为先生的行草书法,犹如品茗,清雅可人。带给人一份淡远、一种清逸、一串惬意。妙不可言!

先生以江南才子特有的聪慧灵敏、闲适优雅之态挥洒性情,浪漫情怀弥漫其中。至真至淳。让人怦然心动。

先生的行草以二王为基调,颜鲁公为依托,明清一路经典法帖为面目。书风极富韵致、意境、格调。

先生恪守传统正脉之路,个性鲜明,风流倜傥,灵秀多变,清逸灵动。

先生书法线条妍美,妍中见质;方圆互用,美畅圆润,圆而不媚,方而不刻;筋骨颇俱,相溶相依;体密气宽,风骨卓立;巧拙互补,美不胜收。

先生运笔挥洒自如、酣畅淋漓、神采飞扬。似乎在行云流水之间挥洒情愫,品之,既有大江东去、一泄千里的豪迈,又有寒蝉凄切、清风徐来的婉约;酣畅之中见沉着,神采飞扬之中见性情,错错落落之中见笔墨情趣。耐人寻味!

这一切,非功力深厚者不能为之,非笔法娴熟者不敢为之。

值得关注,值得期待。
作者: daxia    时间: 2010-3-24 10:45
吴兄图片质量不高,草书太小,行书有点模糊,但是郑兄的字真没的说,书风温文尔雅,和林再成有书风相似的地方,比他含蓄些。我喜欢行书
作者: 西山戏墨    时间: 2010-3-24 11:12
认识自己——郑乐为书法展

   笔精墨妙当是人生一大乐事,乐为兄陶醉在自己营造起来的笔、墨、纸、砚的世界里。把玩石砚,喜欢墨的香味,喜欢纸的颜色、图案、纹理和质感,游走于期间,自得其乐,这些物质仿佛幻化出生命的色彩,相互交融成五彩斑斓的书法天地。
   
   乐为兄幼习书法,临帖不拘一家,又喜篆刻、国画,浸淫久,渐有自家面目。求笔于人,求法于古,古之人求谁?日久,知心外无笔,反求诸心,渐有自家心法。  乐为兄诸体兼擅,汤仰于书法长河之间,游走于颜柳、苏米、大王小王。行草以二王为基,鲁公为柱,明清一路经典为厦屋。笔墨灵动,书风淡远、清逸,格调高雅。乐为兄还善于制印用印,大有痴迷陶醉的程度,待把作品写完,舒一口气,印章一枚一枚的钤上去,一如冬天里绽开的梅花,似有香气溢出纸面。近来有作品入展全国第七、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首届行书、草书展,入展第二届兰亭奖作品展,荣获林散之奖  —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评委提名奖等等。
   
    祝乐为兄再创佳绩!
                                                                              国新于潜心斋

050035
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江道39号)
戎国新       13513116639
作者: 梅庵茶客    时间: 2010-3-24 11:22
本帖最后由 吴邦志 于 2010-4-3 14:17 编辑

七 绝
观郑乐为书展有感

云笺妙墨纳山川,
魏晋之间尽澹然。
使转纵横多逸世①,
谁知书砚②十年禅。

①逸世—超世,出众。天生逸世姿,竹马不曾骑。  唐 韦应物《奉和张大夫戏示青山郎》
②书砚—砚台。多甎可为书砚。  唐 韩愈《记宜城驿》。
梅庵茶客博客欢迎光临!http://hi.baidu.com/%C3%B7%E2%D6%B2%E8%BF%CD
作者: 梅庵茶客    时间: 2010-3-24 11:44
本帖最后由 梅庵茶客 于 2010-3-24 16:14 编辑

七 绝
观郑乐为书展有感
云笺妙墨纳山川,
魏晋之间尽澹然。
使转纵横多逸世
谁知书砚十年禅。

①逸世—超世,出众。天生逸世姿,竹马不曾骑。  唐 韦应物《奉和张大夫戏示青山郎》
②书砚—砚台。多甎可为书砚。  唐 韩愈《记宜城驿》。
梅庵茶客博客欢迎光临!http://hi.baidu.com/%C3%B7%E2%D6%B2%E8%BF%CD
作者: 十方居士    时间: 2010-3-24 12:15
欣赏学习。
作者: 可玄    时间: 2010-3-24 12:39
乐为兄:宅在家里名堂不浅哟,醇厚,洒脱,真名士风流!鄙人获益匪浅,相信一句话:好东西是耐得住品味滴。过几天想跟你切磋切磋墨。
作者: heling    时间: 2010-3-24 12:58
阿乐多年未联系,进步神速.
作者: 吴邦志    时间: 2010-3-24 13:35
回复 83# 梅庵茶客


    向吕兄问好!
作者: 抱一堂主    时间: 2010-3-24 14:01
相对比较喜欢他的草书和册页em1 em1 em1
作者: 周利民    时间: 2010-3-24 16:56
em1写得太好了。em1
作者: 090    时间: 2010-3-24 19:22
本帖最后由 090 于 2010-3-24 19:28 编辑

樂为兄文章朴实,草书得晋韵,神清墨润,行书略输,
书房多书而书有味,人伟而书秀,草书连绵而行书疏,江南潇洒风尚,好小而多情趣。
去年曾至南通拜访,印象最深就是书多。
林晓林
作者: 起斋    时间: 2010-3-24 19:42
阿乐多年未联系,进步神速.
heling 发表于 2010-3-24 12:58



     想不到啊,原来是明志兄。很高兴能遇到你。看了你的作品。。喜欢,九江很美。。
作者: 起斋    时间: 2010-3-24 20:05
回复 90# 090


    晓林兄好。
作者: 想学铁线篆    时间: 2010-3-24 22:00
如椽巨笔尽情挥洒点划直逼颜柳钟王
浓淡干湿风韵独具情趣不让苏黄米蔡


         ——河南省长葛市市委政法委   张海成    【461500】
作者: 罗禹    时间: 2010-3-25 10:09
以现代笔墨诠释魏晋风度!这是我对郑乐为先生书法作品的一眼所见。我想所有的观者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郑先生用笔洒脱,娴熟流畅,结字一如魏晋人温润、烂漫。用墨时而浓、时而淡、时而润、时而枯,字里行间透露着音乐的韵律。观赏郑先生的行草作品,体会他作品的意境,能让人联想到:三月江南,夭红冶翠,春风拂面,一江春水,一帘春梦。。。。。。
    请郑先生惠赐作品集!
      罗禹 (450016郑州市经济开发区第五大街160号 )
作者: 颓笔斋主    时间: 2010-3-25 10:23
em1em1
作者: 八仙城外    时间: 2010-3-25 12:22
乐为兄终于露面了,甚喜。祝网展成功!
乐为的行草两大特点,一曰率真,二曰俊逸,我很喜欢。
作者: 清水客井蛙    时间: 2010-3-25 12:54
向乐为兄学习!
em2
作者: 安子    时间: 2010-3-25 15:56
em1em1em1
作者: 韩湘子    时间: 2010-3-25 16:15
明清形态,魏晋风骨!萧散飘逸,气息悠远!祝贺网展取得成功!
张家港书画教育网古风表示祝贺!
http://www.zjgsf.com/bbs/
张家港市公园新村1-201室
邮编:215200
握手
作者: 无学居士    时间: 2010-3-25 19:46
乐为兄自序为认识自己,相信更多的网友通过网展认识乐为。认识乐为兄多年,却很少一睹大作,今天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精彩的作品,很是兴奋,一气读完,尤喜两个册页,下载慢慢学习。最后祝网展成功!
                                                 亦夫




欢迎光临 书艺公社 (https://www.shufa.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