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标题: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打印本页]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21
标题: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1854年(咸丰四年)春,出黔抗击太平军;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调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汉。次年12月,破武昌城,实授湖北巡抚。此后,援赣、谋皖、图江南,全力支持曾国藩。1857年派兵援庐州。1858年攻陷九江。次年谋划攻取安庆。1860年移营莫山。次年进驻太湖,调兵遣将,出谋划策,并大力筹饷,以厘金、盐课为主,兼行各种捐输。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调节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守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有功,与曾国藩、左宗棠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三名臣”。
1861年春,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湖北,武昌势危,他急回援。9月5日,所遣之军会同曾国荃湘军攻陷安庆。同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谥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
胡林翼为人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为官清廉,且重视教育,生前倾其所有,在益阳石笋瑶华山,修建了箴言书院以公邑人,培育人才,造福桑梓。后人蒋介石特别崇拜胡林翼的军事才能,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阅读了《胡林翼遗集》,也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遂把他当成学习的楷模,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毛润芝。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2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26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27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2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2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31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31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32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3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3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3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37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3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41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42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43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4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4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46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4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49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53

左宗棠1812-1885)清末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左宗棠生性颖悟,少负大志。5岁时,他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1827年(道光七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多地则是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他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但此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重。早在1830年,仅18岁的左宗棠拜访长沙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时,贺氏即“以国士见待”。其弟贸熙龄则是左宗棠在城南书院读书时的老师,对自己的这位弟子,贺氏非常喜爱,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陶渤也以一代名臣之尊主动提议将他唯一的儿子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名满天下的林则徐对左宗棠十分器重,两人曾在长沙彻夜长谈,对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属,特地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后来,林则徐还多次与人谈起这次会见,极口称赞左宗棠是“非凡之才”、“绝世奇才”,临终前还命次子代写遗疏,一再推荐左宗棠人才难得。
自尊心极强的左宗棠三试不第,本打算“长为农夫没世”,但以他从小所受的儒家文化教育,满腹的“经世致用”学问以及他刚正清高的性格和他最敬重的伟人
林则徐对他的重托,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危急存亡之际,左宗棠是不可能长期退隐深山,不闻世事的。1852年(咸丰二年),当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之际,左宗棠终于经不住老朋友郭嵩焘等人的劝勉,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左宗棠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缝城而入,张亮基大喜过望,将全部军事悉数托付给左宗棠。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各种建议都被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终于使太平军围攻长沙3月不下,撤围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1854年3月,左宗棠又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长达6年之久。其时,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已炭发可危,太平军驰骋湘北,长沙周围城池多被占领,而湘东、湘南、湘西广大贫苦农民,连连举事,此起伏彼起。左宗棠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同时,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购:军械、船只。骆秉章对他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由于左宗棠的悉心辅佐和筹划,不但湖南军政形势转危为安,出省作战连连奏捷,其它各项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峥嵘,引起朝野关注,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一些高官显贵在皇帝面前竞相举荐,咸丰皇帝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也因此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和诽谤,特别是湖南水州镇总兵樊燮的构陷,险些使左宗棠性命不保,幸得好友
胡林翼郭篙焘等人的仗义执言,潘祖荫、肃顺等大臣的披沥上陈,才使一场轩然大波得以平息。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由好友胡林翼保荐,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下,为抵抗太平军多所筹划。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同治元年(1862年),组成中法混合军,称“常捷军”,并扩充中英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论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亦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时逢西北事起,旋改任陕甘总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亦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残酷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陕甘任间,继续从事洋务,创办兰州制造局(亦称甘肃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亦称兰州机器织呢局),后者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1864年6月,
新疆库车爆发农民起义,建立热西丁政权;7月,和田建立帕夏政权;10月,伊犁建立苏丹政权;1865年1月,浩罕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浩罕市一带)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3月,乌鲁木齐建立清真王政权;1871年7月,沙俄武装强占伊犁;1872年6月,阿古柏在新疆的喀什、英吉沙、莎车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悬挂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旗并发行货币;1874年,日本国入侵台湾。在这种局势下,清廷内部爆发“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同年5月,左宗棠以64岁的高龄,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4月,左宗棠坐镇甘肃酒泉,收复新疆战役打响。1876年,指挥多路清军讨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阿古柏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左宗棠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坐镇,命令三路大军并进,彻底击溃了阿古柏残余势力,收复大片国土。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却被沙俄强行割去)。左宗棠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左宗棠在新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
1881年夏,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1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2 21:56
明日有事,休息了,待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19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20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21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2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2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2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27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27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30
彭玉麟1816—1888
清朝大臣,湘军首领。湖南衡阳县人。字雪琴。其父曾任安徽合肥县梁园巡检。嘉庆二十一年(1816)生于梁园。16岁时随父回籍。父死,族人夺其田,遂避居郡城衡州,就学石鼓书院。因家贫,投衡州协标营充司书,月支饷以养家。衡州知府高人鉴,偶于客坐见其文字,极为称赏,并招其入署读书,旋补附学生员。

   
道光三十年(1850),新宁李沅发起义,彭玉麟从衡州协标兵随往镇压。自新宁、靖州而越境至贵州、广西。事定,拔补临武营外委。复归衡阳。旋应富商杨子春聘,赴耒阳为之经理典号。
   
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治军衡湘,招募水勇,创办湘军水师。时彭玉麟丁母忧家居,应曾国藩劝邀,墨絰从戎入湘军。与杨载福佐曾国藩治水师。制订船制营制章程。以300人为1营,共编水师10营。彭玉麟亲领1营,自为营官。嗣后统率水师,成为太平军一支劲敌。四年,太平军西征入湖南。三月下旬,彭玉麟与杨载福所率水师,配合塔齐布陆营,击败太平军于湘潭,烧毁一批船只。彭玉麟以功叙知县。继随军东下,陷岳州,升同知。八月,率水师参与攻打武汉,焚毁太平军困守汉阳内河战船千馀只。十一月,又会合陆军塔齐布、罗泽南部攻田家镇,用洪炉大斧截断太平军拦江铁索,焚毁其船只约3000艘,以知府记名。
   
继后,彭玉麟水师各营在江西湖口被太平军石达开部乘隙截击,被分割为外江、内湖两部,战斗力减弱。咸丰五年正月下旬,外江船队在太平军夜袭下溃不成军,彭玉麟败走新堤。经过整顿,在湖北同太平军接战多次。时曾国藩困守江西,召往相助。他步行至南昌,在江西募勇造船,充实内湖水师。六年正月,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擢广东惠潮嘉道,仍留营。寻参与攻占建昌(今永修),南康(今星子)之战。七年,湘军水陆各营由湖北顺流而下,围攻九江,与杨载福等攻下湖口,使原被困于鄱阳湖内水师与外江水师会合,加按察使衔。八年,参加攻陷九江战役,加布政使衔。
   
咸丰十一年(1861),湘军集中兵力围攻安庆。彭玉麟创立飞划营,抬划船入湖,协同陆军在菱湖一带攻破太平军营垒。攻陷安庆后,授安徽巡抚。三次上疏力辞,有云:以臣起自戎行,久居战舰,草笠短衣一旦身膺疆寄,进退百僚,问刑名不知,问钱谷不知且身无学求更虞不胜重任。清廷以其真实不欺,遂改任为水师提督,复授兵部左侍郎。
   
同治元年(1862),彭玉麟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军沿江东下,攻陷安徽金柱关、东梁山、芜湖等地。继夺江心洲、蒲包洲,进泊天京(今南京)护城河口。曾国荃所率陆军倚附水师,驱军直入,逼扎雨花台。二年,彭玉麟与杨载福等率水师攻陷江浦、九洑洲、浦口,断绝天京粮道,合围天京。三年,天京陷落,他获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加太子少保衔。次年,诏署漕运总督,又辞。仍留治水师。
   
同治七年(1868),设立长江水师,即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自荆、岳二州至崇明县五千馀里,设提督一员。总兵五员,以六标分汛,营哨官七百九十八员,兵万二千人。次年春,彭玉麟回籍,因渣江老屋荒圮,于府城作屋三重,颜曰退省庵。每外出,不坐轿,不带随从,布衣青鞋,一如野老。同治十一年,奉命巡阅沿江水师,见多有弊端,事常摊派,篙师舵工,或不能按桨操舟,因此,疏陈整理事宜,劾罢营哨官180馀人,并荐李成谋为长江水提督,又奉命嗣后每年巡阅一次。光绪七年(1881)诏署两江总督,再疏力辞,仍留督江防、海防。九年擢兵部尚书,疏辞不允。不久,以衰病乞归衡阳。
   
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发生后,彭玉麟奉旨赴广东会场筹防务。调集湘军4000人由海道前往,自率随从由陆路到达广州。湘军既集,他察看地形,检查各炮台、营垒,整修虎门要塞,并在沙角设防,凿山石为炮洞,以便掩护士卒,同时组编沙户渔船,分守横门、磨刀门、崖门等沿海一带海口。并与两广总督张树声、广东巡抚裕宽等协商,就地举办团练,按照陆军规制,慎选营官,勤加操练,在短期内训练出一支守土御侮兵力。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侵略军进犯谅山,窥伺广西,他大力支持老将冯子材抗击法军,遣师出粤,助守广西钦州、灵山阵地。在镇南关(今友谊关)、谅山一战,清军大获全胜。但清廷却在胜利形势下屈辱求和,他不胜愤慨之至,坚决主张把抗法战争进行到底,反对和议,多次上疏力争,疏中有五可战,五不可和之语。未几,和议已成,停战撤兵,他犹疏请严备战守,以毖后患。是年秋,因病乞归。
   
光绪十四年(1888),彭玉麟扶病巡阅长江水师,至安庆后以衰病开缺回籍。十六年三月,病卒于衡阳退省庵。平生能诗,常气盛言直,别有风格;尤喜画梅,枝干纵横,繁花满树,海内多有流传。有《彭刚直公奏稿》。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3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3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3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37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37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3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1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2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2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3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7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生于清宣宗道光三年(1823)。安徽合肥人。清末洋务派首领。道光进士,历任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以“自强求富”为名,大办洋务,陆续开办了江南制造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和招商局等,并创建北洋舰队。清德宗光绪二十二年(1896)因接受沙俄300万卢布的贿赂,被赶出总理衙门。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入侵各国使臣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终,晚清中国的命运与李鸿章密切相关。李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顶子;他出洋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影响;《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由他谈判而最后缔结,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诚如梁启超《李鸿章传》中所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李鸿章又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人,他热中权势,长期掌控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军事大权,聚集一批军政人才为其所用;有同僚称其可杀,康有为拒绝他加入强学会,孙中山向他上书变法。如此等等,使得李鸿章的一生极富传奇性。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9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49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0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0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3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5
em19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6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6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6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7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9
骆秉章(1793-1867)清广东花县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籲门,号儒斋。乾隆五十八年(1793)生。道光十二年(1832)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八年擢侍讲学士。三十年由贵州布政使升任湖南巡抚。
   
咸丰二年(1852)夏,太平军入湖南,连克道州、桂阳州、郴州。骆秉章以防守不力,被革职留任。太平军于七月二十八日进逼长沙,先包围全歼驻防石马铺清军2000馀,又败金盆岭副将朱瀚部于黄土岭,继在南门外妙高峰建筑炮台,连日进攻。他与城内各部清军8000馀人,据城固守。旋清援军云集,城内及城外东河、西河兵勇六七万人,住城一中堂,三巡抚,三提督,总兵十一二员,在城外者两总督。太平军围攻80馀日,不克。即撤围转宁乡、益阳。因此,他免受议处,并为清廷所倚重。旋调湖北帮办防守事宜,暂署湖北巡抚。三年(1853),实授湖南巡抚,延请左宗棠入幕,委以军政要务。极力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并依靠湘军镇压省内人民反抗。四年以后,先后镇压湖南天地会起义军和广西天地会胡有禄、朱洪英部,以及郴、桂等地天地会起义。又先后派翟诰、文安、万年新率兵往贵州,镇压铜仁、黎平苗民起义。太平军退出湖南后,又悉力北援,支助胡林翼,以解湖北之围。曾国藩困守南昌时,他派兵三路赴江西援助。七年,命蒋益澧率军援广西。
   
当湘军初建时,骆秉章为筹措军饷,于咸丰四年六月(18547月)命宝南局铸造大钱,引起货币贬值,造成市场混乱,遭到人民激烈反对,旋被迫取消铸造大钱,停止流通使用。对田赋征课,则采取减浮折、禁中饱诸措施,增加收入。五年,又仿扬州征收商品过境税办法,在省内办理厘金,于长沙设立厘金总局,委盐法道裕麟总理局务。又设盐茶局,在郴州、宜章、岳州等处设卡抽税。并奏请清廷发放各种官职虚衔或监生等执照,鼓励地主绅士捐纳筹款。
   
咸丰九年(1859),石达开部再入湖南,围宝庆,骆秉章从江西、贵州、湖北调兵阻击,解宝庆围。十年,奉命督办四川军务,率军入川。次年任四川总督,与李短鞑、蓝大顺、郭刀刀所领川滇农民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击败川滇农民军。二年,又击败石达开部于大渡河,清廷授以太子太保衔。四年,派周达武击灭西北太平军馀部梁成富于甘肃阶州(今武都)。六年病卒于四川,谥文忠。有《骆文忠公奏稿》、《骆文忠公自订年谱》等。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2:59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3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4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5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7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7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8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9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09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10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10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11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11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12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13
李元度(1821—1887)清朝大臣,学者。
湖南平江人。字次青、笏庭,晚年自号天岳山樵、超然老人。1839一1840年(道光十九、二十年)就读岳麓书院,从欧阳厚均山长受业。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官黔阳县教谕。湘军初起时,"上书数千言言兵事",得曾国藩赏识,招入团练,领兵镇压太平军,咸丰四年,以克复湘潭"有功",保知县,加内阁中书衔。1858年(咸丰八年)率平江兵勇入江西、安徽,驻防玉山、徽州等地,与太平军激战获胜,加按察使衔。1860年募兵勇八千,号安越军,进援浙江。授浙江盐运使。后为太平军所败,失徽州,被清廷遣戍回籍。清同治初,再率兵镇压楚、蜀教民起义,复原官;1866年再镇压贵州苗民起义,授云南按察使,旋开缺回籍。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赴广东协助彭玉麟办理军务,建议堵塞虎门海口。1885年,补贵州按察使。疏陈筹防筹饷之策,主张改江南漕运为折色;仿洋法修筑炮台;福建巡抚专驻台湾,以防法、日等逞凶;将湖北、广东、云南三省与总督同城之巡抚裁撤;在国外华侨寄居地方,设立公使或领事等。1887年,迁贵州布政使,筹立蚕桑局,议办清溪县铁矿,卒于官。著有《国朝先正事略》60卷、《天岳山馆文钞》40卷、《天岳山馆诗集》12卷、《四书广义》64卷、《国朝彤史略》10卷、《名贤遗事录》2卷、《南岳志》26卷等。其中《国朝先正事略》,荟萃清朝一代有关文献材料,尤为巨著。还主纂同治《平江县志》。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21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22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邓代昆    时间: 2007-8-16 23:22
书法能品---晚清八大名臣手札
作者: 流水啊    时间: 2010-9-19 09:49
em1em1em1em1em1em1
作者: 版纳居士    时间: 2010-9-21 16:38
胡林翼颜、赵功夫不错!
作者: 版纳居士    时间: 2010-9-21 16:42
曾国藩赵体与碑
作者: 天地之心    时间: 2010-9-22 20:09
em1em1
作者: 俄而拔柳    时间: 2010-9-26 08:11
em1em1em1
作者: 李文涛    时间: 2010-9-26 11:08
写的都好啊 ,真想拥有一副  啊 ,好字啊 ,好字啊




欢迎光临 书艺公社 (https://www.shufa.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