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晋缘堂主 于 2008-1-8 09:19 发表" K! W2 `) ]( L9 j3 m( F
丁兄对朱青生先生的讲座很感兴趣,我们也想受益一下,能否将你听到的精彩语句发上来,也点拨一下我们的人生...........
不辩而赢朱青生 | |
(2003-10-29 09:46:22)* x2 {3 C/ h+ B; I, n8 A% T | |
安琪- f* l2 b; s3 h3 I& `$ m 朱青生的课在北大几成一景,永远都在大教室,永远都是可容500人的座位最后挤进的是800人,明晃晃的日光灯下那种人头攒动的凶猛劲是我旁听朱青生艺术课的第一感受。听朱青生课的第二个感受是他高大的身材洪亮的嗓音下按捺不住的对现代艺术的***。朱青生首先用自己的喜悦语调和充满原创性见解的语句带动你,吸引你。他站在讲台前,一手拿着小话筒,一手比着手势或指着电脑大屏幕上的画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清爽劲,令你由衷地感叹艺术原来就是这样逼迫着我们不能变老。听朱青生的课是对脑子对眼睛的享受,对手的折磨,任你如何快速的笔法也无法记下他字字精彩的言语,于是我索性停下手上的笔,只让脑子和眼睛快速地跟随他移动。在第一堂课上,朱青生解释了什么是现代艺术,他说:“现代艺术不是美术,它的先锋探索从美术开始,很快吸引了文学、戏剧、音乐界的从事者。美术界的从事者又在其艺术活动中使用了文学、戏剧(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和音乐。现代艺术的综合性包含了人类所有的感觉(包括味觉、触觉和痛觉),早已超越了美术的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的范围。”在朱青生的论述里,现代艺术是一个大概念,它作用于个体之间,阻断集体无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让艺术家与他的观众互相触发,互相呈现,互相会心。使参与者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朱青生特别强调现代艺术的互动作用,也就是:它不是艺术家单方面的事,而必须有观众的参与。在课堂上,朱青生也充分发挥了此项专长,他让学生经过一番准备后上去讲解,并现场做出评点。这一方面鼓舞了讲课者的能力,同时也让未讲者为了下一次的上台有所思考有所研习。朱青生使用着幽默与智慧相结合的课堂词汇,令2个小时的课程在波浪般起伏的状态中过得宽带网一样快。我记下了朱青生总结出的现代艺术四个法则,因为我觉得它们对文学创作同样有效,即“极端法则”、“比照法则”、“对立法则”、“自否法则”,其中值得回味的东西非常多。说起朱青生的幽默有一个情节非常能说明问题,朱青生在生动非凡地上第一堂课时,他的家里正在遭受小偷的洗劫。这是他在第二堂课开讲之前说的,不容大家惊呼,朱青生语气开阔地说:“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小偷疏漏的环节,他在把我家那台新买的大彩电偷走时忘了拿遥控器了,我不知这个小偷现在何方,否则我一定把遥控器一并给他。”全班哄堂大笑,好像朱教授遭劫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在听朱青生的课时强烈体会到他对现代艺术的热爱和推崇。他说到有一次他到南京做一台关于行为艺术是不是艺术的电视论辩,他当然是正方代表。朱青生说,这次论辩我不辩而赢,当他们用行为艺术来指称行为艺术时,行为艺术已经是艺术了。回来后朱青生有点痛心疾首的样子,感慨现场那些艺术系学生的陈腐和传统,他说,这么年轻就这样的保守可怎么办。可以说,朱青生的课真正体现了一种前倾、自由、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对现代艺术的朱青生式的阐述。 ! B; d- C1 D9 v. ? $ n8 N' Q7 e0 a |
欢迎光临 书艺公社 (https://www.shufa.org/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