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4-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8838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0 M; T. `+ f3 p+ l6 z- [# i
( z# ~5 A1 S2 Y0 \8 A, U 怀念影片《少林寺》 薛明辉
* d) R* {) Q- N0 a+ m% g4 x: j
# N/ B. k/ f9 B( J% H当年,《少林寺》电影在登封上映的时候,整个登封轰动了,登封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扶老携幼,争相观看这部横空出世的巨片。乡下人开着拖拉机,坐满了乡亲赶到登封的电影院,观看这个有可能将来改变登封面貌的电影。说实话,这么多年了,除此之外,我还没有其他什么电影的上映像这部影片这样的轰动。
. r6 Z. V* \0 k, m& l) }, P/ B5 O$ J' Z! v; E* z$ S" ]
当时电影每天安排放映八场,连续上演了一周。大概最早的一场是早上七点,一直延续演到晚上十点的最后一场,场场爆满。我还记得当时的门票分两种,一种是甲票,位置在前中排的,0.15元每张;还有位置稍差的乙票,每张则是0.10元每张。但也就是这0.1元的门票,少林寺在全国取得了3亿的票房神话,真是太牛叉了! b3 [/ ?8 U1 O
6 R; x3 E! X- u9 @6 b( {3 u
登封轰动了,空前绝后的轰动。人们被电影中的武功所折服,为在剧中找到自己熟人扮演的群众角色而激动,看着自己家乡的景象被搬上了大银幕,人们没有理由不激动。人们乐此不疲的出入电影院,看了一场又一场,陶醉在电影里面。出了影院,还能听到小孩们模仿觉远发出的“嘿哈”声。有人称自己看了20多场,我那时还是一个小孩,跟着大人看,自己逃票看,翻墙去看什么的,加一起在那周时间里总共看了13场,看到最后,把里面的对白都会背了。
& J2 J6 N' q7 L) m$ N 4 R [9 o7 v) E% j
有些对白虽然会背,但不知什么意思,比如方丈火烧前说的“若云有罪,罪不及梵宫;若云当罚,罚不及僧众,万事由老衲一人承担吧。”音能背下来,字却不知道是哪些,意思是过了多年后才知道的。还有类似的如僧值说的“尽行寿,不杀生,汝今能知否?”等话语,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毕竟,当年俺不到十岁。 T! t, S: L4 I/ Q) u' n0 a2 B
0 C( D2 e, b3 @- _; P* C
据说当年很多街坊邻居参加电影的拍摄,剃个光头,去当群众演员,我在电影中没有认出几个,其中认出一个小和尚是我们的街坊,他大我五六岁,眉清目秀的,叫梁宏伟,在片中扮演一个小和尚,居然还有一句对白,对僧值说“师傅,你杀生了!”,僧值接话说:“杀、该杀!”我们一群小孩对其崇拜不已,虽然往后的几十年并没有见过他。
7 e# W# i2 d5 p# A时间是把杀猪刀,一晃就是将近三十年。2011年,《新少林寺》上映了,但作为电影少林寺的发源地登封,却没有任何反响,犹如死水一潭。登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以前的三个电影院都急流勇退了,64万登封人民没有观影的地方,更没有了那万人争相观影的壮观场面。, ^! w$ M% A- F! [) R7 U* y1 @
3 b! k$ G/ @" j" y0 C/ ?/ ~ L春节期间,在家电脑上看了《新少林寺》电影,不是我不支持新片,而是我没地儿去看,偌大一个登封连一个电影院都没有,我上哪里买票?看哪门子电影?我很想支持一下该片的票房,但没办法。将就着在电脑上看吧,看了以后,颇感失望。
8 J1 b c9 S6 v/ ?
- ^' X3 Y0 w8 J* K整部片子不知所云,纯属扯淡。刘德华噙满泪水的镜头贯穿了整部影片,成龙蹩脚的河南话成了笑点,连美国鬼子都出来炮轰少林寺了,我勒个去啊,陈木胜导演,尊重点史实,好不啦?
! p/ D2 ^0 w: j; ]' y4 @/ h/ } : { f9 ?4 ]! H, i( P
好了,下次接着聊史实这个问题。
1 N4 e' ~7 Q2 O, k& M1 P
! c; n3 R n: r8 i6 c 该贴已经同步到 薛明辉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