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6-9-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615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立地成佛 于 2010-11-5 14:27 编辑
) Y# c5 z8 n* P1 _- W- D, C- M% L5 Z- O1 k: L- U6 n _8 o
纪念一代大师——谢瑞阶
" q# X1 T' S4 J) B! ?! ?/ S
" A' E8 o8 n) z0 ?0 b N$ y6 Z, \: x
) `5 A. s. n' h5 j/ r 25年来的河南书法历程之——谢瑞阶% S6 ?) L0 A0 I5 j
河南书风这些年来,只所以得到全国艺术界的认可。正是几代书法家团体努力和奉献得来得。正是这种传帮带,才使河南书法有今天在全国的声誉和地位。 首任主席谢瑞阶,1980年四月,主持筹建中国书协河南分会。五月任省美协,书协主席(78岁)。 `, ~$ A1 K2 I* \$ {" G
1984(82岁)年主持“中原书法大赛”活动。4月随舒同主席带领中国书法家代表访问日本,是当时中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代表团。当时前排五人的照片为:刘艺(副秘书长),谢瑞阶,舒同,饭岛春敬(全日本书道联盟理事长),文迟(中国驻日大使]& R9 G# h- h& Y% w# H
1985年(83岁),九月主持河南国际书法展。参加人数上万由于在全省广泛发动,层层选拔,参加此次赛事的作者近万名。这既是对书法艺术的一次大普及、大宣传,也是对全省书法人才的一次普遍的调查和发动,极大地唤起了中原人的书法意识,有效地促使书法人才脱颖而出。此次大赛的获奖者,后来成了河南书法队伍的主力军。中原书法大赛后来又举办了三届,每届在形式上都有创新。
1 c `( m" ?2 A& O/ B& [ 千人书法同台创作。开书坛先河。当时舒同,费新我,等全国书法家参与着众。: A: B- d) |) E2 T8 y4 S
1986年(84岁),河南中青年书法家15人《墨海弄潮展》在北京举行,谢老亲自带队,做前言,向**展示河南书法成就。此事在书法界可谓创举,有不俗反响。使河南书法家脱颖而出。
?7 I% v5 ]& z$ r# E$ n2 ?' y 1987年(85岁),被大家推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分会首届“龙门奖”中的“大师奖”。$ a# ~* D& f5 x/ n+ Q; @3 ?' ]1 n0 H- ?" S
1991年,(89岁)5月,卸任省文联主席。,被聘为顾问和河南书法家协会名誉。" f# d0 A1 i$ e* B
谢老一生诗词,国画,书法,教育,佛法修为构成其生命的主轴。从19岁走出家乡,以全省第一名考入省城图画音乐手工操学校。到21岁赴上海,入刘海粟开办的上海美专学习。从师任教后,创作油画,水粉,素描,国画等多种题材。32岁(1934年)<人物画法简述>出版。后抗战西迁,仍于学生不离不弃。后解放筹建省立开封艺术学校,并任校长。并先后任开封第二师范校长。河南师范专科副校长,郑州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州艺术学院校长。一直到80高龄后仍授业不诲。所以谢老自己在多种场合都表示自己只是个教师。
# G L9 O8 U9 n; V, ]( b 谢老于国画,更是爱好第一。从少年于庙宇看到创作壁画到15岁开始临芥子园画谱到进入开封学习,又到上海美专学习,后从事教学和创作的的生活一直到老。期间创作脉络始终和我们这个民族的厚重历史向融合。真正的体现了石涛“笔墨随时代”的精神。从二十年代到上海学习水粉,油画,素描西画。到抗战期间开始用中西结合的艺术手法,创作了鼓舞人民抗战的大量人物画。解放后,百废俱兴大建设时代开始从事黄河的创作。期间九次,两年多赴黄河写生。和工人同吃住,劳动,写生后,加工创作了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黄河组画。70年代后,又变法从事大量的黄山写生创作。无不体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勇敢的艺术创新精神。谢老一生从没有创作过一副歌颂权贵的画,其笔下的人物不是古代民族英雄,诗人。就是最普通的劳动人民。一生从未卖过一张画。不管是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四张大画为主的等等公务。到私人送给牙医,学生,同志,朋友,保姆,修表的,张张国画书法无不显现出其艺术属于人民的高尚节操。而且一生从不送人应酬画,谢老的张张见到的作品。都是精品。从来没有一张是应酬别人的应酬画。这种对艺术的创作态度。使人敬佩。
5 _1 J2 ^: x; s. f( U4 o 以其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国宾庁的国画题款为其一生的评价尤为妥贴“大河上下,浩浩长春”。。。
, V; Q0 L6 D6 @ 谢老与书法。谢老家庭三代教师。父亲谢友三,写的一手漂亮的颜体,尤其是《争座帖》在当地名誉乡里。正是这种书香家庭的氛围,和以松,竹,梅三君子为友的节操。使得谢老以“心正则笔正”为从事书法创作的开始。到“立品,立志,立学,”的三立精神。到“从一到多,万法归一”的“约——博——约”的创作历程。无不是一种朴素无华的文人气质。“书画筑基贵立品,立志立学尽在人。本固枝荣方结果,弄虚作假徒劳心。”谢老的诗就是其从临百家到专一种,最后到形成: 9 ~9 J3 c' O* w, w2 ?
谢瑞阶和王遽常 沈曾植 于右任一样称誉书坛的“四大章草大师”。
. A4 S7 n8 Q7 d$ x8 g5 o1 N2 d# N, B' r
谢老对于佛法从在家时受家庭的影响到师从弘一法师学习,从来没有中断。后到郑州又几乎周末都到佛学社参禅。佛教是其一生的精神寄托。也是对其艺术思想最大影响之一。最后其以弘一法师的偈语“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为其人生的写照封笔。5 _, f2 O/ t, S% m8 C X% |, t
大哉,谢老。壮哉,谢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