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39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40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42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4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48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53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更作新诗继永和
文/谢少承
  
       早就计划去山阴一游,年复一年,时光穿梭,却总在辜负着心底的期望。今年上巳节又过去一月了,在一个雨后放晴的五月之晨,我终于决定独自前行。
  一路上,满脑子想象着绍兴的风物,仿佛要穿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把绍兴看个究竟。下车后,眼前的风景却让我感到茫然,城中尽管有不少古迹遗存,但与其他城市并无二致。道路上车水马龙和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将心中的绍兴淹没在一个不知所踪的天地里。先前对绍兴清晰的意象,霎时变得模糊起来,内心多少有些惆怅。我冥想着《兰亭序》“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千古感叹,犹如一句谶言,预卜着人类事功的终极归宿,从中找到了些许慰藉。
  吃好午饭,坐上20分钟的车,来到兰渚山下。兰亭——心中的圣地,就在面前了。当然,这里虽不是东晋永和年间的兰亭,但其风光,大抵与《兰亭序》中的描述相仿佛,“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在我面前一一呈现,1600年前的修禊场景,呼之欲出。
  来到古朴典雅的流觞亭边,清澈的山泉,沿小溪款款而下。看不见从上流飘来的羽觞,也听不到超然物外的啸咏,但我已将这一切在心中演绎,思接千古的情怀,在这情境中自然生发,并化为生命中一次抹之不去的精神之旅。
  其实,古人各种习俗与雅致,今天已无法复原,也无必要复原,人为地去模仿,总有效颦之嫌。我们心中悠悠的怀古情结,足可以还原那种久违的感受,意与古会可能比身临其境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也更具意味!因此,每逢三月三,我爱读一读《兰亭序》,遥想着东晋名士们的清峻与玄远,进而再追踪孔老夫子当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浪漫,身心便融入一种超然的境界,体验一种“怀古意无穷”的意蕴。
  后人常常指摘魏晋士大夫们空谈误国。而永和年间的东晋危局虽暂得转机,但兰亭雅集毕竟是在晋室偏安江左,北方诸雄,非晋可敌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王朝的政治文化精英们居然于国势岌岌之时,尚有放浪形骸、快然自足之致,要让今天的人们看来,同样也有误国之嫌。但这是事实!也正缘于此,成全了《兰亭序》的横空出世!所以历史总是戏剧性的,社稷衰弱之时,又往往伴随着文化艺术的异军突起。这里我不想探究它的根源所在,就其现象而言,魏晋、五代、明清之交,二者的消长莫不如此!
  时间消弭了国家与族群间的恩仇。“新亭对泣”也好,祖逖中流击楫也好,如今都已消褪了它们的颜色。人非物是,江山依旧!而一册《兰亭序》却能日久弥新,成为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也因为有兰亭雅集的历史因果,才成就了今日兰亭的神圣。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徜徉于兰渚山中,仰观天际风云,俯视芸芸万物,感慨良多,遂赋诗一首以为志:
   已矣兰亭知奈何?
   山阴道上觅枝柯。
   流觞千载聊薄醉,
   曲水九回自放歌。
   共浴东风娱耳目,
   翻疑北首泣山河。
   莫嗟塞叟曾失马,
   逸笔犹为诵永和。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55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56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57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叶武 发表于 2009-8-6 00:58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谢少承专题】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江苏·谢少承(读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