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仁,隶书、白文印,玉不琢不成器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阴阳的辨别、相反相成、流转变化、生生不息,就是至简的大道根本。人们按照善恶喜好来认识选择它,遵循本性来运用它。从中寻求仁义的人,就能够看到仁义的道理;寻求知识的人,也能够从中发现智慧的知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用到这些道理,但却没有人想去探究了解它,自然就不知道了;愿意学习实践君子之道的人那么少,君子的道理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百姓者不限于群众,刘、李、赵、朱、孛儿只斤、爱新觉罗亦是百姓,无外乎耕种、批折有所不同,忧心田亩、殚精庙堂各有所需罢了,刀笔书吏、斋醮科仪、晨钟暮鼓,碌碌终日的求食之法各有不同,不知大道却是一样一样的。书虫庙鼠近道而不求道,财富、权势的多寡并不决定道之高下,求仁得仁,求食得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求而得,唯有祸败。
《南园十三首》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窗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完整笔记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http://pic.shufa.org/pic/20210324/1616584524131828_421.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3BpYy5zaHVmYS5vcmcvcGljLzIwMTgxMjI4L3FpX25pdV8xNTQ1OTYzOTQ5MjE3Xzc5MV8zNzRfNDQzLnBuZw==/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