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妄评之
张国辉先生书,我总觉得有一种外强中干的感觉,先生字不可不谓不大气,但用笔似乎有些燥,这种燥或许是先生故意为之的一种风格,先生的字形势开张,气局很佳,但我想近视必觉得线条干燥而欠温润,即先生字不够浑厚.陈忠康先生字,我相当佩服其功夫,以前先生书总给我一种集字的习作感,后来又觉得先生字有点油,但现在似乎渐入佳境了,先生近时书似得白蕉,韵致尚好.精进如斯,诚为吾辈效法,不足之处在于线条不够古.太过干净了.
张有鱼先生字,爽利多姿,用笔矫健,以是自家法了,但先生书似乎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故意取势的动作,即在作品中亦能明显地感受到先生的字是以势胜,则视之既久,即给人一种紧张感.
肖文飞先生书给人以性情中人作性情之书之感,用笔随意,笔划虽有尖刻之嫌,但饶有小趣,先生之书宜题小品画,不过我以为当代书家不应总在小趣中自足.
桑文才先生大篆,线条很好,有古味,惟水墨用之过甚,即有刘正成先生表示担忧的"美术化"效果了.
其他几位,恕在下眼生,平日关注不多,不敢妄加品评.
6年9月丁剑 于丁厂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6-9-4 20:26 编辑 ] 几位书家技法,功力有一定水准.
但如果作为书法艺术品还需要在艺术境界上多下工夫.
光靠技法泼墨显得匠气.
另外各位作品在气势上还有些拘谨和做作.
看起来总没有爽气.
你们继续努力吧.
http://blog.sina.com.cn/u/1220676652 我是 一个酷爱书法的人,但水平不高,各位老师的作品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张国辉,陈忠康老师的作品更是让我敬佩,这次谢谢有鱼老师举办这次活动,虽然很想得到作品,但是自知水平有限,也不敢有更多的奢望,如有鱼老师能送一本作品集,我将感激不尽,谢谢!
我的地址;吉林省双辽市第三小学南门伯仲课后班
卢金伟收
邮编:136400 从个人的审美而言,更喜欢忠康先生的平和、肖文飞先生的沧桑、梁培先先生行书的流畅、张国辉先生的开阔大气以及有鱼先生的缠绵。
当然其他人的也很好,但说不出喜欢之所在,也就不敢信口! 突然之间有这么多养眼的大作实在有些无所适从,就不骂人了,等老宫仔细品品,再和哥几个探讨 说好话没有意思,大家都说了。
说实话,又怕不爱听。
只能说祝贺! 各们高手们书体各有各的技巧,或多或少。
论技巧的变化、复杂和难度,行草的技巧要求更多,也更难。但这个不是说技法相对简单的篆、隶、楷不重要。东明与忠康与国辉的书法留意多些.
相反,这些静态书法的研习对于我们掌握动态书法(行、草)有着重要的意义。林散之先生是当代草书大家,他成功的基础是隶书。老先生每天悬腕写隶书,慢悠悠的。这种对笔的控制力和稳定性的学习对他的草书影响巨大。
而相反,我们看到现代的一些书家,专好写草书,线条打滑,留不住笔,明显是静态书法的功力不够。所以说,技巧的训练要全面。五种书体的学习可以同时展开。即把静态书法和动态书法的学习结合起来。学会每种书体用不同的状态书写。美院那边还有一种方法,同样的一个内容,用同一种书体,尝试用不同的状态来表达,这种训练难度更高,但也更有效。 哇!有奖品耶!想瞎掰几句.:lol:lol:lol
这几年一直关注陈忠康,很喜欢他的作品,估计已经"爱"上他了,宁静脱俗,潇散闲适,是我的偶像.说来也凑巧,我叫陈钟.不知这算不算一种缘分.
其他的也很喜欢,但是我资历浅薄,说不好.
喜欢张国辉参展的第一个条幅
桑文才的第一幅篆书对联,用墨看不懂咧~~~
肖文飞也很好,第二幅看着像毛边纸.(不知是不是啊?)
梁培先的看着还是传统面目多一点.
崔伟的看不太清楚,不好说
符书铭的,喜欢第一幅行书,有点董其昌的味道(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啊?)
有鱼的不用说了嘛,早就是偶像了,哈哈.
很喜欢有鱼的奖品之一-------对联哦,我很是垂涎,不过,肯定是得不到了,在电脑上饱一下眼福也不错.也很喜欢张国辉的胡子哦.以后也想留成那种.:lol:lol:lol哈哈.
最后声明一下,我和第三页的"借暇草堂"是好友,也是高二的,贼喜欢书法,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其实就是想要本作品集学习啊:lol;P:P:lol;P:P:lol;P:P)
[ 本帖最后由 书法家 于 2006-9-5 18:38 编辑 ] 好事,值得认真探讨和评论。 顶!推!!
爱给不给,不给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