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02
春之音----中国书法院黑白6+1作品展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04
刘国强
1962年出生于山西晋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大展,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第五届新人展,全国“梁披云杯”书法大展等;作品及传略散见《中国书画报》《现代中国书法》《当代文艺家名典》《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等。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开泰街20号
电话:13931894816(石)
13463603020(京)
我写●我说
■董其昌《书禅随笔》中“精神相挽”云云,是人与艺深层的契合,是“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
■技法的锤炼是十分关键的,它应从传统经典中获得,但艺术灵感的生发尤为重要,学书旨在完善经典,而不是重复经典。
■陈子庄在《石壶论书语要》中提到,中国的诗、文、书、画皆重内健。“内健”强调的是一个“柔”字。“柔”浑涵有致,韵胜一筹。
■书法之风格不独乎笔墨耳,因人而异也。
■王羲之手札风格的多样性给我很多有益的启示:在书法的创作中由理性升华为感性,才是艺术的终级表达。
[ 本帖最后由 万力 于 2007-4-25 21:53 编辑 ]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05
012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05
0443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07
张明利
满族,1969年2月出生,河北承德民族师专美术系副教授。幼时好写,直1986年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才正式进入写字训练,从唐揩入手,再入魏晋,身为教师,更觉“立德甚于作书”之重要。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届正书展、首届中央电视台“杏花村.汾酒集团杯”电视书法大展,获文化部举办中日建交30周年书画展优秀奖。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承德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
随 笔
流水无情,落花有意,大千世界,何去何从,随缘而定,可遇不可求。
我与书法,缘于上学时考取的是师范学校,将为人师,不可不习字。工作后,机会很多,可从政,也可经商,每次到关键时刻,都功亏一篑,枉费少年豪情。唯有写字,间断地伴我走过三年的农村教师生活,陋室中,一盏孤灯,一支毛笔,几乎占据整个夜晚。也是凭着这只笔,使我从农村到县城,再到城市,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然而,天性难移,心无定律:好读书,又禁不住山林之诱惑; 想从政,又耐不住诗酒之潇散;习字时,耳畔有亲朋在召唤;狂欢后,又想起道友之期盼。于是,十余年悠然而过,虽不愧年少岁月,却枉费大好年华,终因“居无定所”而一事无成。还是书法,使我在有意无意间略有所得。
而今,已近不惑,玩性渐消,心已有所属,情亦独钟于书法,实实在在地走好每一步,体会每一步的滋味,感受每一步的快乐,至于能走到哪、走多高、多远、我不想,随缘吧!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08
0112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10
012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11
0121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11
012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12
王友杰(息心)
山东胶州人,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客籍),南阜书画研究院秘书长,凤翰印社常务理事。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
中国画
入展西冷印社首界中国画大展
中国书法
入选第三届山东省书法篆刻展览 第四届青少年银河书法大赛三等奖
宣城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入选西冷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
硬笔书法
第七、八、九届中国书法大赛二等奖
2004年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硬坛“十杰”
文论
获第四届中国钢笔书法论文优秀奖 编著《高凤翰墨迹》
地址:山东省青岛胶州市疾病控制中心 电话:15963296679
邮编:266300